首页 >> 延伸阅读 >> 内容

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 | 常国印:机器“神医”

河南手机报 06-21 04:16 我要分享

从业近10年,深耕一线技术岗位,从刚进厂的“毛头小子”到技艺精湛的高级技师;从跟着师傅学艺当徒,到倾心尽力传道授业……在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排排工业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作业。能让这些机器人如此“听话”,有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大伙儿心中的机器“神医”,该公司设备装备部的高级维修技师常国印。

爱学习、肯钻研、有耐心,这是常国印的鲜明特质。今年33岁的他是公司仅有的3名电工高级技师之一。头戴蓝色工帽,身着蓝色工装,时而在电脑前敲击键盘输入代码,时而观察机器人的调试效果,这便是他的工作日常。

每天和机器、代码打交道,看似枯燥,常国印却很享受调试机器、解决棘手问题的过程。对于工友们抛来的技术难题,他总能轻松解决。这背后是他的好学。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在单位再待上1个多小时上网课。“电气设备更新迭代速度快,只有多学习,才能不落伍。”常国印说。

好学让他有了更多成长机会。2018年12月,他和另外两名工友被公司选派,参加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在脱产培训的半个月里,他把学习劲头用到了极致,每天最早到教室,晚上11时以后才从教室离开。天道酬勤,在比赛中,他和工友获得全国二等奖。在2020年河南省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不懈钻研,让常国印充满了担当进取的勇气和底气。2018年下半年,公司响应国家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提升号召,开始对内部国产非自动生产线进行自动化信息化提升。很多国产单机设备加工产品没有产品信息数据,这样的话,加工出来的产品就不能对其质量进行跟踪。在总体电气系统改造升级时,常国印主要负责设备程序设计调试及软件系统的调试运行。经过不懈探索与改进,项目最终实现了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人员数量,完全实现了产品可追溯。2019年年底,他又完成了第二条生产线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2021年,公司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引入了新的生产线,他负责与生产线工程师一起编写设备程序,优化设备动作节拍,目前设备正在试生产阶段。

作为一名电气维修工,常国印担负着总价值数亿元设备正常运行的重大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他经常参与车间设备维修,与同事们交流探讨,把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与大家分享。

随着常国印的不断成长,厂领导、同事们都把他当成了“宝”。有一天下午,车间的机器人发生故障,工友喊他来修。他就坐在电脑前一点点调试,等调试成功走出车间时,外面已经天黑了。还有一次,深夜11时多工友打来电话,让他第二天早早赶过去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可他等不了,挂了电话就匆匆往车间赶。不让问题过夜,是他工作的座右铭。

责编:周志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