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莉:血糖、血脂、尿酸——现代人的“三高”预警系统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精细化以及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使得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问题日益普遍,我国成人"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的患病率已达35.6%,相当于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受到代谢异常的困扰。这三种看似独立的生理指标异常,实则是人体代谢系统紊乱的综合预警信号,它们不仅会降低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更可能协同引发糖尿病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伤。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血糖。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作为人体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燃料,其正常范围应维持在空腹3.9-6.1mmol/L、餐后两小时小于7.8mmol/L。当长期摄入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或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时,血糖调节机制失衡,空腹血糖持续超过7.0mmol/L或餐后血糖高于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临床研究表明,高血糖状态会引发全身微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病变(可能致盲)、周围神经病变(肢体麻木疼痛)和肾脏滤过功能下降,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中,约40%会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质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TC)≥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mmol/L、甘油三酯(TG)≥2.3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mmol/L。其中被称为"血管清道夫"的HDL-C水平降低,会削弱胆固醇逆向转运能力,导致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形成粥样斑块。这些斑块如同血管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缺血性脑卒中,数据显示高血脂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是健康人的3.4倍,且斑块形成过程往往持续十年以上而无明显症状。
高尿酸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尿酸盐浓度超过420μmol/L(男性)或360μmol/L(女性)的代谢性疾病。人体每天约产生750mg尿酸,其中2/3通过肾脏排泄,当嘌呤摄入过多(如动物内脏、海鲜、酒精)或肾脏排泄功能下降时,尿酸盐会在关节腔内析出针状结晶,诱发剧烈的"痛风性关节炎"。典型发作常表现为夜间突发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疼痛程度被患者形容为"如刀割、似火烧"。值得注意的是,约10%-20%的高尿酸患者会发展为痛风,而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同样会造成肾脏损伤,长期尿酸盐沉积可形成肾结石,严重者进展为尿毒症需要终身透析治疗。
为了预防和控制“三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健康饮食: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全谷物250-400g、新鲜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严格限制添加糖(每日<25g)、反式脂肪酸(<2g)和红肉(每周<500g)摄入。烹饪时选择橄榄油替代动物油脂,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奇亚籽等食物,帮助延缓糖分吸收和促进胆固醇排泄。
2. 适量运动:遵循"1357原则"——每次运动持续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5次,运动时心率保持在(220-年龄)×(60%-70%)的靶心率区间。推荐快走(6km/h)、游泳(自由泳30分钟/1000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乳酸堆积影响尿酸排泄。研究证实,规律运动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提升20%-30%,甘油三酯水平降低15%-20%。
3.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使LDL-C更易沉积形成斑块,戒烟1年后心血管风险即可降低50%;酒精(尤其是啤酒和白酒)会促进嘌呤代谢生成尿酸,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25g(约啤酒750ml或红酒250ml),女性不超过15g,痛风患者应完全禁酒。
4. 定期体检:建议20-40岁人群每2年检测一次空腹血糖、血脂四项和血尿酸;40岁以上男性、绝经期女性及肥胖人群(BMI≥28)应每年检测。糖尿病患者需每月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高血脂患者每3-6个月复查血脂谱,高尿酸人群需定期检查肾功能和泌尿系统超声。
5. 药物治疗:当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无效时,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降糖可选择二甲双胍(起始剂量500mg/次,每日2次)、SGLT-2抑制剂等;降脂常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10-20mg/晚);降尿酸可选用别嘌醇(抑制生成)或苯溴马隆(促进排泄),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
总之,"三高"作为代谢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通过建立"饮食-运动-监测-治疗"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将血糖调控至空腹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血压维持在<140/90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3.4mmol/L(高危人群<2.6mmol/L),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同时结合心理调节与充足睡眠,形成全方位健康闭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有助于维持内分泌与自主神经平衡,进一步稳定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记住,对"三高"的有效管理不是单一指标的达标,而是全身代谢环境的整体改善,这需要我们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开始,将健康管理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