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与冷空气共同发力 本周天气变化大
刚刚过去的周末,我市蓝天白云相伴,气温也“热情满满”,午后最高气温都在32℃以上,稍显燥热。
不过,晴朗天气很快就要“下线”,阴雨天要来了。根据市气象台预报,从今天起到周三,我市受冷空气和低涡共同影响,将会迎来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可能还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据了解,就全国而言,此次降水过程范围很广,主要原因是副热带高压和西风槽的共同作用。副热带高压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西风槽则是另一种天气系统,它能引导西伯利亚等地堆积起来的冷气团下泄。当这两种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时,就会导致大范围的强降水发生。
本周六、周日,我市还会有阵雨,这也使得本周总降水量比历史同期明显偏多,为50mm~90mm。
由于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再加上冷空气携大风助力,我市气温从明天起将大幅走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有不小幅度的下降,周五最低气温只有14℃,已经有些冷飕飕了。一场秋雨一场寒。雨水是季节变化的重要标志。秋雨过后,冷空气逐渐掌握主动,真正意义的秋天也越来越近。从气象学上来说,换季总少不了冷暖气流的交替碰撞。
冷空气“上架”,燥热“库存”不足。本周,雨水和冷空气将把我市带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我市本周平均气温为20℃至21℃,按照气象学标准,当某个地方的滑动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22℃,即可初步判定当地进入秋季,连续5天的第一天为当地秋季的首日。根据天气预报,我市本周有望正式入秋。
天气剧烈变化会导致身体适应能力下降,大家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预防感冒。
秋分:燕将明日去 秋向此时分
本周六将迎来秋分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正式进入凉爽的秋季,昼短夜长,凉意渐深,秋味儿要变浓了。
自秋分始,我国大部分地区昼短夜长越来越明显,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幅度将超10℃,且雨水开始频繁,雨水量一般不会很大,但雨水的到来会使天气变得寒冷。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单换棉”。因而,秋分过后要注意保暖,及时添衣,夜晚睡觉时要盖好被子,小心腹部受凉。
秋分也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节,民间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每年秋分,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四五天的新鲜鸡蛋,在桌子上轻轻地把它竖起来。
市中医专家娄琪表示,秋分过后,饮食应温和清淡,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少吃辛辣油腻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同时应戒烟限酒。晨起时,可煮一些滋润的粥,选择枸杞、百合、山药、茯苓等容易消化的滋补食物,让身体机能适应从夏热到秋凉的过程。做到“减辛增酸”,少吃葱、姜、韭菜等辛辣食物,适当多吃梨、葡萄、醋等酸味食物,以生津润燥。
秋分养生宜动不宜静。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调养肺气,改善脏腑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但也要注意,秋分时节的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耗损阳气。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正是一年好时节。趁着金秋好时节,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出门游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