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脉里有我 | 陈超:体验式传承黄河水文化

河南手机报见习记者 张熠 视频 闫文瑞

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将全球的目光聚焦于河南。9月14日,记者采访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文化研究中心的陈超博士,有着多年生态环境史和水文化研究经历的他,在去年出版了名为《黄河流域水生态文化研究》的著作。“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无论是农业生产中的抗旱保墒、水利灌溉,还是历代治黄、城市选址,黄河文化都贯穿其中。”

黄河文化从未止步于历史,陈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前人的智慧超乎想象,甚至跨越时空启示着现代水利事业。“黄河善淤、善决、善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的就是黄河。小浪底人造洪峰调水调沙,正是受益于明朝水利专家潘季驯的‘束水攻沙’之法。”

对黄河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离不开实地探访,陈超以潘季驯为例解释道:“其实潘季驯是浙江人,起初对黄河并不了解。他在北上参加殿试和任职时多次途经黄河,才开始了对治黄的思考和探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带领学生前往武陟县的嘉应观,这是治黄史上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有清朝‘黄委会’之称。里面都是历代治河功臣的雕像和事迹,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千百年来我们对黄河文化的探索。”

5aacff17e92ee6ddf0d7326b3a121a1_副本_副本.jpg

黄河文化博大精深,但并非遥不可及。陈超呼吁体验式传承黄河文化:“只有河南的成功证明了黄河文化的魅力有增无减,沉浸式体验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契机。大河文明论坛的举办,也让外国友人看到我们的独特优势。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文化窗口,让黄河文化更加具像、生动展现给世界。”

责编:范娟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