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市气温略偏高 昼夜温差大

      最近,晴热一直是我市天气的“主旋律”。由于气压稳定,我市艳阳高照,炙烤大地。“都9月了,天还这么热,感觉跟夏天似的。”市民小孟皱着眉头说,为了防晒,她只能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太阳镜、防晒衣、遮阳帽,一个都不能少。

      在经历了多日的炎热后,9月10日早上,我市终于迎来降雨。有市民表示,光是听到雨声都感觉凉快了,气温确实下降了不少,最高气温只有27℃。

      不过,因为没有冷空气打压,目前我市天气还是比较炎热,比如,虽然天气预报9月11日有小雨,但最高气温依然上升到30℃,稍微动动就要出汗。本周降水偏少,为3mm~5mm;平均气温略偏高,为23.5℃~24.5℃。

      但不管怎么说,白露节气已过,天气逐渐变凉,冷空气会转守为攻,凉爽天气会很快到来。虽然气象意义上的秋天还没到,但传统意义上,白露节气一过,就是进入仲秋了。

      根据天气预报,多轮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这将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明显的降温过程。从9月12日开始,我市受冷空气影响,最高气温下降很快,特别是9月14日、15日,最低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如果说目前晚上还需要开空调的话,9月14日、15日基本上就不用了,甚至还需要盖上薄被。

      新的一周,我们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昼夜温差大,最大温差超过10℃,夜间多了许多凉意。虽然白天的热可能不会一下子“退场”,但闷热感会逐渐褪去,早晚已能感受到秋意。

      虽然现在夜里我们还是感觉有点热,但专家建议,晚上睡觉时尽量关闭空调,以防因使用空调引发感冒。


      防秋燥可以这样做

      近日我市天气干燥少雨,市民容易出现秋燥症状,如清晨起床后嗓子干、皮肤变得紧绷、嘴唇干燥容易裂口、便秘问题更为严重。市中医专家娄琪说,此时节是一年中最难调养的时节,应该既祛湿又润燥。

      饮食不要过凉过燥。此时节养生,中医的原则是“养阴祛湿”,即养阴健脾祛湿兼顾。饮食上要“少辛增酸”,少吃葱、姜、蒜、韭菜、芥末、辣椒等辛辣食物,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吃东西要讲究润燥补肺、健脾祛湿,适宜多吃雪梨、雪蛤、核桃、薏米、银耳、扁豆、蜂蜜等食物。

      饮水要少量、多次、慢饮,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饮茶可选蜂蜜菊花茶、乌龙茶,乌龙茶不寒不热、温热适中,有润肤、润喉、生津、消除体内积热的作用,亦可帮助缓解秋乏。

      此时节空气湿度偏小,头皮特别容易干燥,毛发容易干枯,所以不建议大家频繁洗头。洗头时,尽量选择弱碱性洗发水,并搭配护发素使用,此外,可在水中滴入几滴醋,不仅有利于杀菌去屑,还有助于预防脱发。另外,洗头的水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温水最佳。

      运动方面,慢跑是此时节较好的运动项目。适当慢跑有助于增强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改善心肺功能,减缓脑动脉硬化;有助于加速体内新陈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改善因长期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防治肥胖。(全媒体记者:张仲鹏)

责编:kfsjb_ts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