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卷土重来 干热转成湿热

      上周六,在经历连续多天高温湿热煎熬后,我市喜迎阵雨,雨水给大家带来难得的清凉,不少人夜间甚至不用开空调。当日最高气温保持在30℃以下,最低气温只有22℃。

      只可惜清凉来去匆匆,阵雨带给我们的舒适总是那么短暂。新的一周,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晴热、高温、高湿将再度返场,周二(8月15日)至周四(17日),我市最高气温恢复至准高温或高温。周五(18日)至周日(20日),我市将有阵雨、雷阵雨,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这就意味着,本周前期,尤其午后,体感闷热;后期有望继续“蒸桑拿”。由于本周日夜温差较小,最低气温居高不下,因此夜间也不凉快,市民仍需注意防暑降温。

      可能有人认为,这是秋老虎来了。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但不全对。秋老虎是指立秋以后仍然十分炎热的天气。不过,在气象学意义上,秋老虎是指处暑节气后连续5天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炎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底至9月初。

      市气象专家认为,本轮高温过程和小暑、大暑前后的高温过程有所不同。本轮高温是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势力控制的结果,总体来看,气温不会有小暑、大暑期间那么高,不会出现大范围突破极值的现象。但仍需注意的是,本轮高温天气的突出特点是湿度较大、昼夜温差小、闷热感更强。

      据了解,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重要天气系统,它可以阻挡冷空气南下,导致高温和干旱。目前,控制我国中东部的大陆高压异常偏强,所以,我市才会在接下来的几天持续炎热。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天气忽冷忽热、气温大起大落很可能成为一种常态,这样看来,我市的秋天越来越“短”也很正常。


      三伏天本周结束

      长达40天的“加长版”三伏天本周六(8月19日)正式结束。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末伏之后,虽然天气还是很热,但是不会热太久了。

      今年的末伏从8月10日开始,到8月19日结束,是三伏中的最后一伏,此时节,我市太阳炙烤仍盛。末伏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市中医专家娄琪说,末伏时,大家要注意饮食调理。由于末伏期间气温高,人易感到疲倦和口渴,因此建议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同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健康防护方面,要注意防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中午时段。外出时可以使用帽子、太阳伞等遮阳,还可涂抹防晒霜保护皮肤。此外,由于气温高,大家应注意保持室内空调温度适宜,避免温度过低受凉。

      末伏期间天气炎热,大家要注意身心调节,防止过于疲劳。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此外,要适当锻炼身体,如散步、慢跑等,释放压力、调节身心。

      由于末伏期间气温高湿度大,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因此,大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变质食物,预防胃肠道疾病发生。末伏期间,尽管夜间气温较高,但切忌猛吹空调、过量食用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总的来说,末伏期间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持适度运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卫生等,以保持身心健康。(全媒体记者:张仲鹏)

责编:kfsjb_ts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