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爷爷和他的“棉袄”小琴姐的治愈之旅
需求催生供给。有人变老,就会有人养老。
然而事实上,养老护理服务行业在我国虽然是“朝阳产业”,但也是最缺乏劳动力的行业之一。
工作累、收入少、纠纷风险大,年轻人不愿意挣这份辛苦钱,同等条件下,他们更愿意选择做外卖员、餐厅服务员等职业。即使是年纪大一点的服务人员,也更偏向于选择家政、保洁、月嫂等稍微轻松点的工作——毕竟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老变小”,照顾一个思维像孩子、身体却老弱的失能人员,其中的麻烦和辛苦不言而喻。全民小康的背景下,愿意照顾重度失能老人的服务人员,仿佛更是少之又少。
河南开封,作为一个劳动输出型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失能人员相对较多,是一个适合养老护理服务产业生长的地方。勤劳而朴实的河南人民,也成了这个行业里不可或缺的人群。有的人在这个岗位上尝遍了酸甜苦辣,也有的人跟一些家庭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还有人从老人身上学到了宝贵的生活经验……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美庭护理员赵爷爷和他的“棉袄”小琴的治愈故事。
“抑郁”的赵爷爷
小琴姐是美庭开封的一名养老护理员,在她的从业生涯里,有一位让她印象十分深刻的老人——赵爷爷。
瘫痪在床的赵爷爷70多岁了,家中只有一个在医院工作的独生女儿。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这几年医院工作特别繁忙,还经常外出支援抗疫,照顾赵爷爷的任务就落在了老伴李奶奶身上。但是李奶奶自己也有好几种基础疾病缠身,每天累得腰酸背疼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两位老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美庭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协助赵爷爷申请了长护险待遇。去年11月,通过失能评估的赵爷爷开始享受长护险待遇。因为瘫痪在床,赵爷爷觉得自己给这个家里带来了负担,心里充满内疚,不仅感觉自己是家庭的累赘,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常会闹情绪不配合康复训练,有时候还会抗拒吃饭、吃药。
小琴回忆说,在上门服务初期,赵爷爷因为不信任,经常不理会她的沟通。
“小张呀,我现在想活了”
早上7点钟,小琴来到赵爷爷家里后,就开始帮赵爷爷擦洗身子、翻身叩背、穿衣喂饭,活动肢体等等。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她尤其关注赵爷爷的情绪,采取“激励政策”——只要发现他有进步的地方就立马大声夸奖!
几个月的细心照料,再加上规律的康复训练,赵爷爷原本僵硬的四肢有了明显的改善。在上门护理时,听闻爷爷奶奶有哪里不舒服,小琴也会第一时间联系公司主管,请他们入户来看看两位老人,有时候是简单的用药指导,有时候就是纯粹的心理安慰,目的是让两位老人安心,避免他们产生焦虑的情绪。
日复一日地关怀照料,也拉近了小琴和赵爷爷的距离。渐渐地,赵爷爷精神也越来越好,身体明显硬朗了,他脸上也有了久违的笑容,对生活开始充满希望。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看着窗台上盛开的月季花,赵爷爷突然对小琴说:“小琴呀,我现在想活了。”
姐姐,幸好有你!
4月19日,早上7点,小琴像往常到了赵爷爷家,却发现赵爷爷吱吱唔唔地发不出声音。李奶奶焦急地对小琴说:“昨天夜里三点多有点发烧,吃了退烧药就睡了。到了早上突然就这样了。”小琴赶紧拿来温度计给赵爷爷量体温,一看还在发烧,为避免老人的情况恶化延误治疗甚至引起其他风险,她赶快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车到达后,她配合医护人员把赵爷爷从楼梯狭窄的老式居民楼抬到救护车上,考虑到李奶奶年纪大了,到了医院也手足无措,她毫不犹豫地坐上救护车陪同李奶奶一起去医院。到医院后,小琴迅速地挂号,交费……忙着把两位老人妥善安置好,没有发现时间已经近9点了,直到公司主管打来电话问:“你去哪了?怎么没有去服务,没有打卡呢?你平时可是从来不迟到的啊!今天这是怎么了?”当了解到小琴今天遇到的突发状况后,公司领导理解了小琴的行为,并嘱咐她安心照顾老人。因为救治及时,赵爷爷的情况稳定下来。小琴知道赵爷爷的女儿还在郑州支援抗疫,直到老人的一切手续都办好以后,才给老人的女儿拨通电话并说明了情况,告知老人目前一切都好,所有手续已经办妥,请她放心。赵爷爷的女儿心有余悸,哽咽着说:“姐姐,幸好有你!”小琴安抚道:“有我在,你放心好了!你为人民做贡献,是我们的天使,我们自然要照顾好天使的父母。”
做老人的“拐杖”和“棉袄”
从一开始的抗拒,再到后来的信任,小琴和赵爷爷一家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赵爷爷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也感受到了政府对老人的关心及帮助。
李奶奶常说:“小琴啊,自从你来上门服务以后,帮我分担了不少重担。孩子在医院这样忙,还经常外出驰援,如果不是你来服务,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老赵现在笑得多了,开朗了。你就像是我们自己的姑娘一样,我这又多了一个闺女。长护险关心我们老年人,政府帮助我们老年人,减轻了家庭的负担,真是个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我真心地感谢你们!"
小琴笑着回答:“您的女儿在防疫的前线保护大家,那我自然要为她减轻一些家庭负担,让她能安心在防疫前线工作。”
护理员这个工作,在外人看来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在小琴的眼里却不一样,她觉得照顾老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她说:“因为我们照顾的对象都是失能老人,很多时候看到老人因为疾病而饱受痛苦,都会感到心疼,所以能帮助到他们会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我愿意做老人的拐杖和棉袄,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全媒体记者:王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