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元凶——“熬夜党”“低头族”您要当心了
是不是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
在床上翻身或
弯腰捡一个东西的时候
会出现头晕的情况?
好像周围的环境和自己都在旋转 ,
很多人都会误以这种眩晕
一定和头部疾病有关 ,
其实眩晕还有可能和
一种非常特殊的疾病有关,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症。
66岁的高先生因为以前
得过“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
所以担心此次头晕、
是“脑梗死”复发了。
紧急来到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要求住院治疗。
入院后,经过病区主任董来宾、
胡海冰主治医师的详细询问、
细心查体,结合辅助检查,
确诊为“耳石症”。
董来宾
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
“这次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就是说您得的并不是脑梗死,不用过度担心,只要配合治疗,会好起来的。”
董主任介绍“耳石症”
的医学术语就是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每五个眩晕患者中就有
一个是“耳石症”导致的。
“熬夜党”和“低头族”
患此病的人不少。
· 耳石症 ·
1.良性——指尽管发作时的症状很剧烈,但不危及生命;
2.阵发性——指发作突然,但短暂;
3.位置性——指特定的体位才会诱发发作(如起床、躺下、翻身、抬头、低头等);
4.眩晕——指周围物体旋转或自身旋转感;
· 主要诊断依据 ·
1.在特定体位反复出现眩晕发作。2.医生的手法检查结果异常(如Dix-Hallpike或roll test 手法检查)。“耳石症”的诊断不靠“高精尖”的磁共振、CT、脑血管成像等检查,靠的是医生的病史询问和手法检查,即“一张嘴”+“一双手”,但是需要和急性脑血管病等疾病鉴别,还是需要完善一些相关检查的。
· 易患耳石症人群 ·
大多数 “耳石症”患者的病因不明。少部分人可能与高龄、情绪、外伤、偏头痛、内耳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长期卧床等有关。
· 如何治疗 ·
首选的治疗方式是手法复位,
相关资料显示,
80%的患者在手法复位后
即有“立竿见影”的缓解效果。
虽有证据显示“耳石症”未经治疗,
部分患者在数周内也可自行缓解,
但老年人或者
已经有平衡障碍的人,
未及时治疗则
有可能发生跌倒,
因此对于上述人群,
建议及时进行手法复位治疗。
· 如何预防耳石症 ·
目前没有任何有效
预防“耳石症”发作的特效办法,
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
避免劳累受凉及
体位快速变动
能减少发作可能性。
但无论首次发作还是复发,
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治疗下,
基本上都可以快速解除症状。
就诊小贴士
如您出现类似症状,要到正规医院的头晕眩晕门诊、神经内科门诊、耳鼻喉科门诊就诊。
董来宾: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河南省中西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医师学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河南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拥有20余年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经验,致力于神经科危重症抢救治疗、脑血管病诊疗及神经介入治疗。擅长脑血管病治疗,开展脑血管病造影、急性脑梗塞动脉溶栓及机械开通、颅内外支架植入、动脉瘤栓塞等介入技术。发表SCI论文1篇,国家级医学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徐媛: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意大利访问学者,河南省卒中学会脑卒中康复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康复协会精神障碍康复专业青委常委,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认知障碍学组委员。主攻方向:重症脑血管病、老年认知障碍。开展脑血管病急诊溶栓、卒中单元个体化规范诊治与早期康复治疗。在头晕头痛等神经科疾病鉴别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开设记忆门诊,为老年认知障碍(老年痴呆)患者提供专业的筛查评估与治疗。曾获“美丽郑州健康卫士”郑州市医德标兵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