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居全省第二
焦作市体育局近日公布2020年全市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成果,焦作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26平方米/人,位居河南省第二位。
据了解,为认真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精神,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按照《河南省体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度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焦作市于2021年1月份开展了2020年度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此次调查范围涵盖全市5区、4县、2个县级市,对焦作市2861个单位,共计9129个体育场地数据进行了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焦作市体育场地面积总额为796.5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26平方米/人,位居河南省第二位。
近年来,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在焦作市的各个公园、广场、街心游园、社区等处都能见到健身的人群,他们利用身边随处可见的公共体育设施进行锻炼。
要让群众动起来,离不开体育场馆的建设。近年来,焦作市群众体育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无论是在公园、街心游园,还是在广场、社区、农村,都安装了大量健身器材供群众健身使用。连续8年来,以建设“10分钟体育健身圈”为主的“健康焦作”体育惠民工程,被列为焦作市十项民生工程之一,把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列入城市发展规划,有效地破解了场馆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和健身场地等问题,为广大群众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如今,在家门口健身锻炼非常方便,楼下就是小区健身广场。穿过小区,便是市太极体育中心。”家住焦作市太极体育中心附件的张女士说,家门口的体育健身设施真是无处不在。
截至目前,全市基层体育健身工程已经达到全覆盖。焦作市体育局在中心城区的社区、公园、游园、广场全部建成了体育健身工程,以“一场七件健身器材”为主要建设内容的体育健身工程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10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了体育健身工程。全市共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985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106个、健身路径2000条;借助六纵六横主干道游园建设,在59个公园、游园安装健身器材1400余件,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市区晨(晚)练点城乡全覆盖。
去年以来,焦作市体育局以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契机,积极把体育设施建设融入城市发展大局,围绕大沙河体育公园、南水北调天河公园、苏蔺体育公园的定位,建设安装了大量的体育场地设施,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好评。特别是大沙河体育公园的建成,不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促进了大沙河沿线体育产业开发、康养项目布局和体育康养休闲基地建设。
“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党的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焦作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军说,随着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需求急剧增加,体育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旧突出,今后,焦作市体育局将继续围绕“三边”工程(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场地、搭建好群众身边的组织以及组织好群众身边的活动),持续加大对各类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解决群众健身难问题,满足群众健身需求,让群众在各种体育活动中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健康体魄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