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红色焦作 计之长远固根本

    集政治功能、教育培训、文化活动、议事协调、便民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党建综合体。 徐宏星 摄

    □本报记者 陈学桦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姬姣姣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民生工程硕果累累,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在怀川儿女迈向幸福的道路上,总有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鼓舞着力量,这就是高高飘扬的党旗。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来,焦作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扭住组织振兴这个“牛鼻子”,坚持一手抓基础、补短板,一手抓特色、育典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让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不断扎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党建引领,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为推动党支部建设晋档升级,焦作市出版《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务手册》,组织开展达标创建,按照支部自评、党委审核、县级抽验、市县评定的步骤,持续推动软弱涣散和后进支部的转化升级。目前,全市已评定达标党支部6700多个,评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230个。

    与此同时,焦作市建成集“管理、学习、服务、互动、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焦作党建e家”云平台,常态化开展“线上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偏,为党支部建设装上了“智慧大脑”。

    今年,焦作市委组织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100个标准化规范化现场教学点为阵地,组织开展了“百点联动促规范、强基固本迎百年”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就近参加组织活动、服务基层群众,有效激发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基层活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如何解决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强、农村干部威信不高的问题?

    将“改”字贯穿始终,将“实”字落实到底。

    焦作依托乡村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租赁、置换、新建等方式,把养老托幼、医疗卫生、创新创业等功能集聚起来,打造成为服务群众、促进和谐、强村富民、凝聚民心的“党建综合体”。并将6大类29项便民事项统一下沉到党建综合体,群众办事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这个举措好,咱老百姓的大事小情都有人管,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为啥愿意跟党走?遇到难事儿,时刻有党组织在身边、有党员在身边,心里踏实!”群众的感受最说明问题。

    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破茧成蝶”。焦作市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乡村经济产业链上,充分利用党建综合体的“人气”,通过开办店铺、出租场地等方式,增强党建综合体自身“造血功能”,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振兴,重在有效治理。

    焦作市委研究出台了《关于坚持“党群联心、服务联动”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精准服务为纽带,积极构建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基层治理工作体系。

    群众不仅看表白,更要看表现。全市各级党组织根据基层工作实际,每月至少固定一天为“党群联心服务日”,乡村两级、县直单位、企业党员干部下沉到基层集中解决群众问题,形成上下联通、左右联动的联系群众服务机制。

    红色活力涌,田野换新颜。如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正在怀川大地徐徐展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