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小晗:守护肠道“安宁”:结直肠癌患者预防腹泻全攻略

守护肠道“安宁”:结直肠癌患者预防腹泻全攻略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而言,腹泻是一个常见且令人困扰的问题。它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和疲劳,还可能因脱水、电解质紊乱而被迫中断或调整抗癌治疗,影响整体疗效。因此,主动预防腹泻,是结直肠癌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从病因入手,为您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预防策略。
一、追根溯源:为何结直肠癌患者易发腹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腹泻的发生,往往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1.疾病本身因素:肿瘤可能导致肠腔狭窄、肠黏膜分泌异常或肠道菌群失调,直接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2.治疗相关因素:
手术:手术切除部分肠段,会缩短食物通过路径,减少水分吸收时间;尤其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可能因“新直肠”容量变小和储存功能下降,出现“前切除综合征”,表现为便频、便急甚至腹泻。
化疗与靶向治疗:许多化疗药物(如5-FU、伊立替康)和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快速增殖的肠道黏膜细胞,导致吸收障碍和分泌性腹泻。
放疗:腹部或盆腔放疗会损伤肠道黏膜,引起放射性肠炎,其慢性期表现之一就是腹泻。
3.其他因素:患者因治疗免疫力低下,易并发肠道感染;或因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导致肠易激综合征,诱发腹泻。
二、饮食管理:预防腹泻的“第一道防线”
“病从口入”,科学的饮食管理是预防腹泻最核心、最有效的手段。
1.遵循“低渣、低脂、高蛋白”原则:
低渣(低纤维):在腹泻高风险期(如化疗期间),应暂时减少高纤维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豆类、坚果等,以减少肠道刺激。选择精制米面、去皮土豆、香蕉、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
低脂:高脂肪食物会加重肠道负担,刺激肠道蠕动。避免油炸食品、肥肉、全脂牛奶等。
高蛋白: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鸡蛋、豆腐)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肠道黏膜,但需烹饪至软烂。
2.养成良好进食习惯:
少食多餐:将一日三餐改为五到六餐,每餐七分饱,减轻单次进食对肠道的压力。
细嚼慢咽:充分咀嚼能帮助食物在口腔中进行初步消化,减轻胃肠负担。
充足补水:腹泻会导致水分大量流失,日常需保证充足饮水(约1500-2000ml/天),首选温开水、淡茶或稀释的果汁。出现腹泻迹象时,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3.远离“危险”食物:
刺激性食物:辛辣(辣椒、大蒜)、过酸(柠檬、醋)、过冷过热的食物会直接刺激肠道黏膜。
产气食物:洋葱、红薯、碳酸饮料等易引起腹胀,可能诱发腹泻。
不洁食物:严格遵守食品安全,避免生食、未彻底煮熟的食物(如生鱼片、半熟鸡蛋),防止肠道感染。
乳糖:部分患者可能因治疗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饮用牛奶后腹泻。可尝试无乳糖牛奶或酸奶。
三、生活护理:细节决定成败
除了饮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同样关键。
1.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频繁排便会刺激肛周皮肤,导致破溃感染。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用柔软毛巾轻轻拍干,而非擦拭。可涂抹氧化锌软膏或凡士林形成保护膜。
2.注意腹部保暖:腹部受凉会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建议使用温水袋热敷腹部,或穿一件护腹背心,尤其在天气变化或夜间睡眠时。
3.适度运动,调节情绪: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节律的恢复。同时,学会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因为“脑-肠轴”理论证实,情绪会直接影响肠道功能。
4.谨慎使用药物:切勿自行滥用止泻药或抗生素。某些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诱发腹泻。如需用药,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医疗干预:及时求助,科学应对
当自我管理无法控制,或出现以下“警报”信号时,必须立即就医:
腹泻次数突然增多(如每日超过6-8次);
粪便带血或呈黏液脓血便;
伴有剧烈腹痛、高热、寒战;
出现严重口渴、尿少、皮肤弹性差等脱水症状。
医生会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给予针对性治疗,如使用肠道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益生菌调节菌群、止泻药(洛哌丁胺)或抗感染治疗。对于伊立替康引起的腹泻,甚至有专门的急救方案(如使用洛哌丁胺胶囊和抗生素)。
结语
预防腹泻是一场需要耐心和智慧的“持久战”。它要求结直肠癌患者成为自己身体的“细心管理者”,从每一餐饭、每一次饮水、每一个生活习惯做起,积极与医疗团队沟通。通过科学的预防与及时的干预,我们完全可以将腹泻对生活与治疗的影响降到最低,为顺利康复扫清障碍,守护好肠道这片“生命之土”的安宁。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