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图文 >> 内容

董欣欣:呼吸衰竭,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呼吸衰竭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医疗状况,它意味着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发生障碍,无法为血液提供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需的充足氧气,同时也不能有效排出体内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机体出现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的病理生理状态。这种状况的诱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重症肺炎、大面积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哮喘发作、胸廓畸形、神经肌肉疾病等。在呼吸衰竭的早期阶段,身体往往会通过一系列细微而明确的“求救信号”向我们发出警示,敏锐识别并理解这些信号,对于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首先,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直观、最显著的求救信号之一。患者会明显感到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即使处于安静休息状态,也会出现明显的气短、气促感,仿佛胸口压着沉重的石块,吸入的空气总是不够用。这种呼吸费力的感觉常伴随着胸部的压迫感、紧缩感或窒息感,严重时患者会不自觉地采取特殊的呼吸姿势,如端坐呼吸、耸肩呼吸,以试图缓解不适。在某些情况下,呼吸困难会严重到影响语言功能,患者说话时只能断断续续地吐出单个词语,无法完整表达句子,甚至连日常的穿衣、洗漱等轻微活动都难以完成,稍一活动就会气喘吁吁。

其次,心率加快是身体为应对缺氧而启动的重要代偿机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警示信号。当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时,心脏会通过加速跳动(通常心率可超过100次/分钟)来增加心输出量,试图弥补氧气供应的不足,这种代偿性心率增快在医学上被称为“缺氧性心动过速”。患者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异常加速、心悸不安,仿佛心脏要跳出胸腔,同时可能伴有心慌、胸闷等不适。这种心率的异常增加还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恐慌情绪,形成“缺氧-心率加快-焦虑-耗氧增加”的恶性循环。

第三,皮肤和嘴唇黏膜出现发绀是呼吸衰竭较为特征性的体征之一。发绀表现为皮肤、嘴唇、指甲床等部位呈现青紫色或蓝紫色改变,这是由于血液中氧饱和度下降,导致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当脱氧血红蛋白浓度超过50g/L时),使皮肤黏膜呈现出这种特殊的颜色。发绀通常首先出现在血液循环末梢部位,如口唇、鼻尖、耳垂、手指(脚趾)甲床等,严重时可波及全身皮肤。它是机体组织缺氧的直接且直观的标志,清晰地表明身体重要器官和组织正在遭受缺氧的损害,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第四,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呼吸衰竭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表现,也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之一。大脑是对缺氧最为敏感的器官,当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时,就会导致脑功能障碍,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患者早期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定向力障碍(如分不清时间、地点、人物);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烦躁不安、谵妄、嗜睡、意识模糊,甚至陷入昏迷状态。部分患者还会伴有持续性头痛,这与脑血管扩张、颅内压升高有关,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抽搐、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

第五,呼吸衰竭还可能伴随多种全身系统性症状,这些症状虽然不具有特异性,但当与上述典型信号同时出现时,应高度怀疑呼吸衰竭的可能性。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劳、全身乏力,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恢复,这是由于机体缺氧导致能量代谢障碍所致。胸部疼痛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可能与呼吸肌过度疲劳、肺部炎症刺激胸膜或心脏缺氧缺血有关。咳嗽症状较为普遍,痰液性质多样,可为白色黏痰、黄色脓痰,当肺部毛细血管受损时,痰液中可能带有血丝或呈现粉红色泡沫样痰。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少尿、下肢水肿等循环系统表现。

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或多种症状,尤其是当这些症状突然发作、在短时间内迅速加重,或者经过常规处理后无明显缓解时,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附近医院的急诊科寻求紧急医疗帮助,切不可延误病情。呼吸衰竭属于临床急症,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要争分夺秒地进行全面评估和针对性治疗。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通过听诊肺部呼吸音(如是否存在干湿性啰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直接测定血液中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酸碱度)、胸部X光片或CT扫描(明确肺部病变的部位和性质)等检查手段,来快速准确地诊断呼吸衰竭及其严重程度。

呼吸衰竭的治疗具有高度专业性和紧迫性,通常需要在具备重症监护条件的医院进行系统救治。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呼吸衰竭类型(Ⅰ型或Ⅱ型)进行个体化制定,核心措施包括:通过鼻导管、面罩等方式提供氧气治疗,以纠正缺氧状态;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帮助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同时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气道痉挛、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糖皮质激素减轻肺部炎症反应等;此外,积极治疗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如控制感染、溶解血栓、治疗神经肌肉疾病等)是改善预后的根本措施。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严重气道梗阻、自主呼吸完全消失时,可能需要紧急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连接有创呼吸机进行生命支持,甚至可能需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高级生命支持技术。

总之,呼吸衰竭是一种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需要紧急医疗干预的严重呼吸系统危重症,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时刻提醒着我们对它的警惕。深入了解并准确识别身体在呼吸衰竭发生时发出的各种求救信号,在出现疑似症状的第一时间果断采取行动,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对于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救治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董欣欣 洛阳市中心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