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图文 >> 内容

程妮:化疗不可怕,这些副作用能应对

“医生,我听说化疗会掉光头发、吐得死去活来,我实在不敢做。” 这是很多癌症患者确诊后对化疗的第一反应。作为每天与化疗打交道的肿瘤科医生,我非常理解这种恐惧,但同时也想告诉大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化疗的副作用早已不再是 “洪水猛兽”,通过科学的方法完全可以有效管理,很多患者在化疗期间依然能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首先要澄清一个误区:并非所有化疗都会导致严重副作用。化疗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与化疗药物种类、剂量、给药方式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心理状态都有关系。比如用于治疗乳腺癌的紫杉醇类药物,脱发发生率较高,但用于治疗肠癌的奥沙利铂,脱发副作用就相对轻微;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恶心,但并不会呕吐,还有些患者甚至几乎没有明显不适。我有一位 65 岁的肺癌患者,在接受 4 个周期化疗期间,除了轻微乏力外,饮食、睡眠都基本正常,还能每天下楼散步。

对于最让患者困扰的消化道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腹泻,现在已有非常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药物。在化疗前,医生会提前使用止吐药,包括 5-HT3 受体拮抗剂、NK-1 受体拮抗剂等,能将急性呕吐的发生率降低到 30% 以下。如果化疗后出现轻微恶心,可以通过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吃一些苏打饼干或姜片来缓解;如果出现腹泻,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遵医嘱使用止泻药,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食物。需要强调的是,出现副作用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不要硬扛,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或用药。

骨髓抑制也是化疗中常见的副作用,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可能导致感染、出血风险增加。针对这一问题,医生会定期监测血常规,当白细胞降低时,会使用升白细胞药物;血小板过低时,则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患者在化疗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防止感染;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磕碰出血。

脱发是很多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难以接受的副作用,但需要知道的是,化疗引起的脱发大多是暂时的,化疗结束后 3-6 个月头发会逐渐重新长出,而且新长出的头发可能比以前更黑、更密。在化疗期间,患者可以戴假发、帽子或头巾来改善外观,减轻心理负担。

此外,化疗期间的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家人和朋友要多关心患者,给予鼓励和安慰;患者自身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与其他患者交流、听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压力。作为医生,我们会与患者充分沟通,让他们了解化疗的必要性和副作用的应对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化疗是癌症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手段,虽然有副作用,但并非不可承受。只要医患密切配合,做好充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副作用,顺利完成治疗。

(程妮 济源市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