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图文 >> 内容

张金花:早期食管癌的诊疗:抓住黄金时机,守护生命通道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忽视,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预后较差。然而,若能在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超过90%。本文将带您了解早期食管癌的诊疗要点,助您科学应对这一“沉默的杀手”。

一、早期食管癌的高危因素与识别

食管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以下人群需特别警惕:

1.**不良饮食习惯**:长期喜食过烫、腌制、烧烤食物,或进食过快、粗糙,易损伤食管黏膜,诱发癌变。

2.**吸烟与饮酒**:烟草中的致癌物和酒精的刺激会显著增加食管癌风险,两者叠加作用更强。

3.**慢性食管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Barrett食管、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等,长期炎症刺激可能癌变。

4.**遗传与地域因素**:有食管癌家族史或居住于高发区(如河南、河北等地)的人群风险较高。

早期食管癌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吞咽不适、胸骨后异物感或烧灼感,易被误认为“咽炎”或“胃病”。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2周以上,建议及时就医。

二、早期筛查:胃镜是金标准

早期食管癌的筛查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尤其是高清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NBI),可清晰显示食管黏膜的细微病变,对早期癌变检出率极高。以下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40岁以上,有高危因素者;

-有食管癌家族史;

-出现可疑症状者。

此外,新型筛查技术如**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可作为辅助手段,但胃镜仍是诊断的“金标准”。

三、早期治疗:微创为主,疗效显著

早期食管癌(病变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治疗以**内镜下微创治疗**为主,创伤小、恢复快、生活质量高。常见方法包括: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适用于较小病变,通过内镜切除病灶,治愈率超90%。

2.**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适合较大或浅表扩散的病变,可完整切除病灶,降低复发风险。

3.**射频消融术(RFA)**:用于治疗Barrett食管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通过热能消除病变组织。

若病变已侵犯肌层或存在淋巴结转移,则需结合**手术切除**(如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或**放化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在晚期食管癌中也有突破,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四、术后随访与预防

早期食管癌治疗后需定期随访,通常术后1年内每3-6个月复查胃镜,之后每年一次,监测复发或新生病变。同时,改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饮食:避免过烫、腌制食物,多吃新鲜蔬果,细嚼慢咽;

-戒烟限酒,减少食管黏膜刺激;

-积极治疗胃食管反流等基础疾病。

结语

早期食管癌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高危人群筛查、胃镜检查和微创治疗,我们完全可以将食管癌扼杀在萌芽阶段。记住:关注吞咽不适,定期胃镜检查,是守护食管健康的最佳策略。让我们共同行动,远离食管癌威胁!

(张金花 鹤壁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