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好人之城”叫响新时代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延超报道 他们古道热肠,在工作中默默奉献,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他们在危难时敢于挺身,用双手托举起生命;他们信守诺言,诚信服务社会大众……古城开封将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各个环节,培育出好人沃土,让开封好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新时代叫响“好人之城”。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把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作为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全面打造“汴地有爱”“汴地好人”特色品牌。

      2021年,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选树发布开封好人工作,市委宣传部出台好人帮扶礼遇八项措施,要求市、县、乡、村层层评好人、学好人、做好人,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都要以最高规格礼遇、各种措施关爱好人。

      2021年5月,中央文明办在开封举办“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11月,我市全国道德模范郭建华出席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并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颁奖,在全市乃至全省引发热烈反响。

      从2021年开始,开封发布“文明365开封好人榜”,至今,已累计选树开封好人发布开封好人562人、开封好人先进群体31个。自去年10月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全国媒体先后刊发20多个开封市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好人好事,形成了影响广泛、好评如潮的“开封好人现象”。市委书记高建军多次参加开封好人发布并为好人代表颁奖,带动全市人民学好人、做好事,凝聚起勇做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的强劲动能。

      建好阵地,服务人民。开封坚持把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力依托,市财政大力支持,全市累计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实践所114个、实践站2424个,实现了阵地建设全覆盖。2023年,我市专门组织10个县区文明实践大调研、中心所站大普查活动,力求做到达标率100%。

      志愿服务,温暖人心。全市注册志愿者达36万人,志愿服务组织队伍近3000支,每年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4.1万余次,受众62万人,融媒体推送关注点赞量10万+活动100多个。人民日报专题报道开封市鼓楼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项目,市委宣传部组织撰写的《创新基层文明实践提供贴心暖心服务》理论文章在中国文明网刊发后,引起全国关注,许多省市文明办转发组织学习。

      立根铸魂,实践育人。我市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改革创新思政课进校园教学模式,把“有用、有心、有趣”的思政内容带进课堂,在全省“打造思政金课的开封实践”。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2个,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2个。新建、改扩建足球场地100块,全国第一所新型足球学校落户开封,全国新型足球学校建设现场交流活动在开封举办。持续开展“快乐成长”——文明校园与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对帮扶活动,协调全市35所文明校园、1000余名文艺志愿者对口80所少年宫开展音乐、美术、体育等支教志愿服务640次、2560个课时,覆盖4万余人。以兰考县为试点,建设7所乡村“复兴少年宫”。2020年,开封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此外,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县级以上文明乡镇占比94%、文明村占比69%,处于全省中上水平。全市“星级文明户”认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把村史馆建设写进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建成市级以上文明村村史馆317个的目标。组织文明单位开展“文明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窗口”活动,组织28家省级文明单位和非公企业“一对一”帮扶,帮助非公企业创建水平再上新台阶。广泛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疫情防控、参与防汛救灾行动。

责编:kfsjb_ts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