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集中整治重点区域 以崭新面貌迎四海宾朋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延超报道 秋风起,云飞扬,金秋时节走进鼓楼区,古都美景处处现,花团锦簇展笑颜。6月初以来,鼓楼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重点问题,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找短板、补差距,面子、里子精细化治理,以崭新面貌迎接四海宾朋。
此次整治范围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中心、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市、包公湖片区、大相国寺周边环境、水系周边、酒店民宿、景区周边等重点区域,强化交通疏导,严防出现交通拥堵,做好交通通行秩序管理工作;巡查停车场收费情况,确保规范有序;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格执行共享单车管理标准,确保停放有序;严厉打击查处住宿业宰客欺诈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区共出动1500余人次,抽检夜市经营摊位27家,接受游客咨询、投诉共31起(反映物价问题2起,游客咨询问题29起),责令5家违规经营店铺停业整顿,暂扣三轮车6辆,增设临时卫生间3处,设置游客投诉服务台3处,为残障人士服务37次,发放文明倡仪书200余份,检查停车场价格16家。此外,约谈5家共享单车企业负责人,取缔夜间共享单车停放点3处。
“背街小巷的秩序井然有序了,家门口的环境焕然一新。”市民李先生说。
“通过集中整治,环境秩序得到了质的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自身实际,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遏制‘乱象’反弹提供有力保障,持续巩固治理成果,为市民、游客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市场环境。”鼓楼区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整治改造文旅市场,该区还把内环路环卫驿站改造为人民城市驿站,以环卫工人、户外劳动者、过往行人为主要服务对象,设有休息区、就餐区、应急区等区域,配备了桌椅、饮水机和充电设施,备有急救药箱、工具箱、雨伞等应急物品。设施功能齐全,切实解决了户外劳动者及广大市民出行时喝水难、热饭难、歇脚难、如厕难等问题,为需要的市民和工作者提供暖心环境、周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