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涛:“什么都可以等,唯有孝顺无法等”
“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本分。”开封市社会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王鸿涛在平凡中演绎着“孝老敬亲”的佳话,是人人可学可为的榜样。
工作中,王鸿涛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政治立场坚定,积极学习新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党的政策,是一名好党员。生活中,他是一名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细心照料父母用行动诠释孝道。
在王鸿涛家里,夫妻双方古稀之年的4位老人,由于长期辛苦劳累,患有多种疾病,只要老人身体感到不适,王鸿涛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他们身边,陪着老人去医院做各项化验检查。为老人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王鸿涛总是亲力亲为,任劳任怨。
王鸿涛的妻子由于在基层上班,经常加班加点,王鸿涛就捡家里最重的活儿干。由于家里老人久病在床,心情总是不太好,常常看什么都不顺眼、爱唠叨,可他依然无微不至地照顾,心平气和地安慰他们。
负责宣传和网络舆情的王鸿涛经常加班到深夜,一年四季无论加班到几点,他都要赶回家陪护老人,早上做好早餐,照顾老人吃好,自己才匆匆扒两口饭,迎着朝阳又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长此以往,导致王鸿涛胃肠受亏,消化不良,身体消瘦。
老父亲对他说:“你工作那么忙,等休假了再来陪我聊天,给我做饭,平时我自己想办法凑合一下就行了。”王鸿涛说:“什么都可以等,唯有孝顺无法等。”
耳濡目染,王鸿涛的儿子也很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是记着带回给老人吃,时常给老人捶背按摩、端茶倒水……
老父亲几次大病,病危通知书前,泪眼婆娑的王鸿涛一次次恳求医生将老父亲从死亡边缘拉回。在王鸿涛的精心照料下,老父亲安享天伦之乐,但终敌不过岁月的年轮,2022年年底的一场大病再次击垮老人。王鸿涛望着病榻上奄奄一息的父亲,带着家人陪着老人在医院度过了他最后的时光。办完父亲丧事,怀着悲痛的心情,他立刻回到工作岗位,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全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事务。
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是王鸿涛为人处世的标杆,他用爱心和孝心演绎着人间真情。他从一个家开始,侍奉老人,培养孩子,努力建设温暖、和谐、幸福的家,再到左邻右舍和谐共融,每一处、每一刻都用真心待人。
王鸿涛的事迹感动了大家,身边同事也纷纷效仿,让孝老爱亲接力相传,温暖更多人。(全媒体记者:刘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