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市高温将暂停 雨水轮番上场

      最近,高温来势汹汹。从7月5日起,我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市气象台连续两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真是烈日炎炎啊,虽然每天都开着空调,但还是感觉很闷热。出门就像进了蒸笼,汗水不停地流。”7月9日,市民曾先生对记者说。

      这轮高温时间长、范围广、热力足。全国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河南、湖南、陕西、河北、四川……部分地区40℃+频繁“打卡”,最高气温不断突破历史极值;一天之中高温时段也相当长,上午10时踏过高温线,热力“续航”近10个小时。

      这轮高温天气是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也是近年来罕见的。市气象专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受西风带暖脊和干热气团的影响,大气层稳定、空气流动缓慢,热量难以散发。另外,这种异常的全国、全球“高烧”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全球变暖有很大的关系。

      这场持久战还要打多久?根据市气象台的预报,高温天气估计要持续到7月12日。7月13日起,我市“热度”明显降低,有望摆脱高温天气的控制。随着雨水的增多和湿度的增大,7月中旬,我市再出现40℃高温天气的可能性很小。不过,随着高温强度较前期有所减弱,从今天(7月10日)起,我市将开启“泡汤模式”——雨水轮番“上场”,每天都有望迎来降水。

      值得注意的是,高温强度减弱, 相对应的是空气湿度增大,夜间最低气温也会上升。在空气湿度大和气温较高的环境中,实际体感温度反而更高,中暑风险也更大,因此,防暑工作绝不能松懈。另外,经过长期高温炙烤,地表温度高,一旦发生强对流就会非常猛烈,市民要注意防范极端暴雨和旱涝急转。


      “加长版”三伏天即将开启

      明日(7月11日),三伏大幕正式开启,我市进入“烧烤+桑拿”模式。市气象专家表示,今年三伏天依旧是40天,这也是从2015年以来连续第九年“加长版”。

      市气象专家说,三伏天的气候特征是高温、低气压、高湿度和低风速。三伏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顶峰,加上下雨多、空气湿度大,很容易出现闷热天气。

      市中医专家娄琪认为,入伏以后,市民应适当减少剧烈运动,运动后不要立即大量饮水,不然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应选择小口慢饮。入伏后,睡前淋浴是必须要做的事,淋浴完一定要把头发和皮肤擦干,避免身体被潮气侵扰引发皮肤瘙痒。

      在三伏天,睡眠不足会导致心神不安,因此保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尽管三伏天宜晚睡早起,但经常熬夜是不可取的。此外,午睡有助于保持精力充沛,有益于养护心神,因此,市民午间可以睡15分钟~30分钟,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

      三伏天,饮食上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一半以上。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包括瘦肉、鱼、蛋、牛奶、黄豆及豆制品等。同时,要多吃含钾、钙、镁、铁等丰富的食物。由于缺钾有可能引起中暑,因此膳食中应多搭配一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类等。另外,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如果出汗较多,应及时补充盐分,可选择一些功能性饮料,或者在白开水、茶水中适量加点盐(0.1%含盐量即可)。(全媒体记者:张仲鹏)

责编:kfsjb_ts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