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坐上过山车 升降呈“换季式” 注意及时增加衣物,谨防感冒

      春姑娘的任性,在上周表现得淋漓尽致。上周五前,我市暖如初夏。上周四一大早,太阳就“火力全开”,气温迅速上升。午后,我市主城区最高气温在28℃以上,毫无悬念地刷新了今年以来的最高气温纪录,但随后的一场寒潮瞬间给我们带来“换季式降温”。

      3月10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这是今年立春节气以来首场寒潮天气。市气象台也接连发布重要天气预报,11日到13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市大部最低气温下降10℃以上,并伴有5级到6级的偏北风,阵风8级到9级,最低气温下降明显。

      由于前期回暖幅度较大,导致此次冷空气带来的降温十分剧烈,3月12日、13日早上,我市气温比较低,已经脱下的羽绒服还得穿回来。

      这轮寒潮对我市的影响将于3月14日结束,气温会迅速回升,最高气温重新回到25℃,最低气温也会升到11℃。不过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第二轮冷空气已准备就绪。根据预报,这次寒潮后,西风带中还将有低涡南下,将再次拉动冷空气下泻,从周三起开始影响我市,周六结束,最高气温将随之下降,至周六再缓慢上升。同时,本周雨水也多了起来,周四、周五都可能迎来小雨。

      总之,本周我市气温震荡将会非常剧烈,气温变化呈“V”字型,起伏较大,大家还需及时增加衣物,谨防感冒。

      市气象专家说,当前正处于冬春季节交替时期,天气复杂多变正是这个时节的典型特征。另外,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暖湿气流逐步发展,冷暖空气发生激烈碰撞,因此晴雨转换较快,气温变化幅度也大。


      “数九寒天”结束 仍需注意“春捂”

      3月12日是“九九”最后一天,持续81天的“数九寒天”终于结束了。虽然气温仍起伏不定,但回暖是大趋势。

      昨天是“数九寒天”的最后一天,从冬至算起,以九天为一个单位,依次从“一九”数到“九九”,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数九寒天”结束,惊蛰节气已至,回暖是天气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大家要把生活节奏慢慢调到“春季频道”了。

      冬去春来,寒气始退。眼下这个时段,室内外温差常常可以达到10℃,在阳光的照射下,室外很温暖,室内则会较冷,此时人们的肌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易伤风感冒,所以“春捂”是硬道理。

      市中医专家娄琪说,“春捂”的临界温度是15℃。手腕、腰眼、肚脐和小腿是“春捂”的关键点,穿衣还要做到“上薄下厚”。春天不时有寒潮侵袭,天气说变就变,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

      度过了需要“猫”的寒冬,此时最适宜做的就是伸展运动,以唤醒身体活力。比较简单的拉伸动作就是伸懒腰,伸懒腰可以拉伸身体两侧、后背肌肉,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推动气机运行,可缓解疲劳、肌肉酸痛、腰腹疼痛等症状。慢跑则可增加摄氧量、降低高血压、摆脱身体赘肉、改善心脏功能。慢跑的关键在于坚持,平均一周需要3次训练。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宜选择散步,每分钟约80步,时速2公里~3公里,可帮助稳定情绪、消除疲劳,亦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全媒体记者:张仲鹏)

责编:kfsjb_ts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