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个定点帮扶贫困村全部“摘帽”

▲11月4日,国网宁陵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人员在10千伏酒政线45号杆,更换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及时消除电网安全隐患。 张红梅 摄
本报讯(记者 宋敏)11月11日,记者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获悉,辉县市南寨镇北岸泉村近日经核查符合脱贫退出条件,至此,该公司定点帮扶的203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按照省委组织部统一部署,省电力公司承担了全省203个贫困村的定点帮扶任务。该公司高度重视,择优选派256名第一书记(包括换岗)、577名队员开展驻村帮扶。该公司依托省扶贫开发协会平台,集中实施扶贫资金捐赠,2016年以来累计向定点帮扶村捐赠资金6305万元,帮助贫困村引进和扶持扶贫产业500余项,打造了嵩县黄庄乡三合村“手绘小镇”、南召县皇后乡娘娘庙村“娘娘玉兰”等产业扶贫品牌。消费扶贫方面,该公司2018年以来组织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价值2500余万元。
北岸泉村位于太行深山区,属于典型的“三山一滩”贫困村。自2017年5月承担该村定点帮扶任务以来,省电力公司积极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投资115万元改造电网,筹集捐赠资金10万元、专项资金112万元完成村委会以及村内路、水、网等设施建设,村庄面貌大为改观;通过推广光伏产业、成立村集体企业、特色农产品推广等方式,助力村民增收,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82户。目前,北岸泉村贫困发生率由帮扶入驻时的70.7%降至零,人均年收入由帮扶入驻时的2000元增至10100元,村集体年收入由帮扶入驻时的0元稳步增至11万元以上。
5年来,省电力公司累计帮助定点帮扶村5.1万人脱贫,被授予河南省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两年在全省“定点扶贫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下一步,该公司将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继续抓好产业项目促进群众增收,有效利用电力系统“惠农帮”平台和消费扶贫增强带贫效果,提升村集体增收水平,巩固脱贫质量,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