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年甲骨契刻绽放时代光华(领航中国·牢记嘱托看变化) ——访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
“近年来,中国文字博物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践行领袖嘱托,在文字文化传承领域交出了一份兼具学术深度与社会温度的答卷。”10月22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学术研究是立馆之本。”宁红亮介绍,2023年,中国文字博物馆积极配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高质量完成了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评选,5项成果获评优秀,为“冷门绝学”注入创新活力。2024年11月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50余位国内外学者聚焦文字研究与数字技术融合前沿,为文字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宁红亮说,让文物、遗产、文字“活起来”,是博物馆的不懈追求。2023年以来,博物馆共举办“纳西族东巴文化展”“墨痕千年——丝路文字的交融与共生”等精品展览近50场,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展陈体系。其中,“文以化人 字以载道——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基本陈列”获得第二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胜奖。
在全民教育方面,宁红亮表示,三年来,中国文字博物馆线上线下教育活动累计触达超千万人次。“甲骨学堂”“汉字精神励少年”等品牌教育活动深入人心,30余万名学生在活动中夯实了文化自信根基。此外,“文字边疆行”主题活动通过“展览+科普课堂”双线模式,服务新疆哈密、云南广南等地区近5万人。2024年7月,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建成开放的文化润疆实践教育基地“文字里的中国——家国情怀”展馆,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2024年9月,博物馆承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学第一课》,并通过跨省联动,将甲骨文课堂延伸到天山脚下、贺兰山畔。
中国文字博物馆牢固树立“立足安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理念,持续升级打造的《汉字》国际巡展先后走进英国、法国、挪威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2025年4月15日,“字里行间——汉字中的文明密码”主题展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庆祝联合国中文日举办的“诗意中国·浪漫风华”主题活动中亮相,引发热烈反响。
展望未来,宁红亮表示,中国文字博物馆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聚焦新时代文化使命,立足“学术立馆、创新活馆、融合强馆”,深化研究阐释,提升展陈水平,创新传播路径,融合互鉴交流,让千年甲骨契刻绽放璀璨时代光华,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汉字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