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图文 >> 内容

张琳:肺癌筛查低剂量CT:为何是‘早癌克星’?高危人群必看!

肺癌,这一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极高的水平,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在众多癌症当中,它犹如一头潜伏的猛兽,时刻准备吞噬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对于肺癌患者而言,早期发现这一病症,就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因为在早期阶段,肺癌往往还局限在较小的范围,治疗的难度相对较低,治愈的可能性也更大。

近年来,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ow -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LDCT)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肺癌筛查领域的一项重要利器,特别是针对那些高危人群来说,它被人们赞誉为“早癌克星”,这一称号足以彰显它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卓越地位。

首先,当我们把低剂量CT与传统CT进行对比时,会发现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低剂量CT使用了更低的辐射剂量。虽然它的辐射剂量有所降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功能会被削弱。相反,其图像质量依然能够满足肺癌筛查的需求。低剂量CT具有一项非常关键的能力,那就是它可以检测出肺部微小的结节。这些结节看似不起眼,但它们有可能就是早期肺癌发出的“信号弹”。要知道,早期肺癌通常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所以,如果仅仅依靠症状来诊断肺癌,往往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等到发现问题时已经回天乏术。而低剂量CT的出现和应用,使得那些无症状的早期肺癌无处遁形,从而让患者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治疗选择,例如手术切除、放疗或者化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而大大提高治愈率,为患者重新打开通往健康的大门。

其次,低剂量CT筛查有着特定的适用人群,并且在这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高危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主要包括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的人、长期暴露于石棉或者其他致癌物质环境中的工人等。这些人群由于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对于他们来说,定期进行低剂量CT筛查就像是为自己设置了一道安全防线。通过这种筛查方式,可以及时地发现肺部的异常变化,一旦发现有早期肺癌的迹象,就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在疾病尚未扩散之前进行有效的干预,将癌症扼杀在摇篮之中。

再者,低剂量CT筛查的有效性已经被多项严谨的研究证实,尤其是在降低肺癌死亡率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例如,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简称NLST)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发现,与传统的胸部X光检查相比,低剂量CT筛查可以将肺癌死亡率降低20%。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它清楚地表明,低剂量CT筛查在减少肺癌相关死亡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潜力,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筛查手段。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的是,低剂量CT筛查并非完美无缺,它同样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可能会导致过度诊断和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因为并非所有在筛查过程中检测到的小结节都是恶性的,有些结节可能是良性的病变或者是炎症引起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对每一个小结节都进行过度的处理,不仅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身体负担,还会增加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对于筛查中发现的异常情况,不能草率地下结论,而是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和监测,以确定结节的真实性质。此外,尽管低剂量CT筛查的辐射剂量相对较低,但毕竟还是存在一定的辐射暴露风险。所以在制定筛查计划的时候,必须全面权衡利弊,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家族病史等多种因素,确保筛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综上所述,低剂量CT作为一种用于肺癌筛查的工具,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早癌克星”。它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地发现早期肺癌,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提高治愈率,并且在降低死亡率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不过,在进行筛查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潜在的局限性和风险,由专业的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低剂量CT筛查的作用。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定期进行低剂量CT筛查无疑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肺癌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也是保障他们健康的重要途径。

(张琳 郑州颐和医院 医学影像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