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冲:筛查能揪出“隐形小毛病”?宝宝没症状也能查出来呢

一、遗传代谢病筛查,不止“查几项”那么简单
遗传代谢病筛查可不是只查几种病的“简单任务”,它像一张精密的“健康防护网”,覆盖了不同类型、不同危害程度的遗传代谢问题。这些疾病大多由基因异常导致,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代谢废物的排出,早期藏得深,一旦发作,可能累及大脑、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
常规新生儿筛查是基础,但随着医学技术发展,针对不同风险的宝宝,还能开展更精准的扩展性筛查。比如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宝宝,可进行针对性基因检测;早产儿、低体重儿,可能需要更频繁的代谢指标监测。这种“基础+扩展”的筛查模式,能让更多“隐形问题”无所遁形。
二.为啥这些毛病“藏得这么好”?身体在“默默扛着”
很多新生儿筛查的疾病,宝宝出生时身体还能“勉强应付”。比如有些代谢病,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靠妈妈的身体帮忙处理“垃圾”,出生后自己的身体接手,但因为缺某种酶,“垃圾”慢慢堆积,早期还没堆到“撑爆”的程度,所以没症状。
还有些疾病,伤害是“慢慢累积”的。比如影响智力的遗传病,出生时大脑还没受到明显损伤,看起来和正常宝宝一样,但随着时间推移,损伤越来越重,才会出现反应慢、发育落后等问题。这些“藏起来的毛病”,就像慢性毒药,发作慢但伤害大,筛查能在“毒性发作”前把它清除。
三.筛查能揪出哪些“隐形小毛病”?这些是重点对象
新生儿筛查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专门盯着那些“早期无症状、晚期难治疗”的毛病。不同地区筛查项目略有不同,但这些常见的“隐形杀手”都在筛查范围内: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甲状腺素是大脑发育的“催化剂”,如果甲状腺“偷懒”,激素不够,宝宝的大脑发育会慢慢“减速”。但出生后几个月内,宝宝可能吃睡正常,只是哭声轻微、黄疸退得慢,很难发现。筛查能早期发现,及时补充激素,大脑发育就不会受影响。
2苯丙酮尿症
宝宝身体缺一种酶,没法正常代谢蛋白质里的苯丙氨酸,这种物质在体内越积越多,会损伤大脑。但出生后几个月,宝宝看起来和正常孩子一样,等半岁后出现头发变黄、智力落后时,损伤已经不可逆了。筛查能在此时介入,调整饮食,避免伤害。
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
宝宝体内缺这种酶,平时没事,但吃了蚕豆或某些药物,会突然出现溶血,血红蛋白下降,严重时危及生命。没发病时,宝宝和正常孩子一模一样,筛查能提前“预警”,让家长知道该避开哪些东西。
4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这种病会让宝宝体内激素紊乱,早期可能只是“皮肤有点黑”,家长不会在意。但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出现性发育异常、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筛查能早期发现,用激素治疗就能控制病情。
四.筛查怎么揪出“隐形毛病”?靠“血液密码”说话
新生儿筛查主要靠采足跟血,几滴血里藏着宝宝的“健康密码”。实验室通过特殊技术,检测血液里的激素水平、酶活性、代谢产物等,就能判断宝宝有没有这些“隐形毛病”。
比如查苯丙酮尿症,会看血液里苯丙氨酸的含量,正常宝宝含量低,患病宝宝会明显升高;查先天性甲低,会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激素异常就会“暴露”问题。这些“血液信号”在宝宝没症状时就已经存在,筛查就像“破译密码”,从血液里读出健康隐患。
五.不同阶段的筛查,各有侧重
遗传代谢病的筛查不是“一查定终身”,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重点:
1.新生儿期(出生后1周内)
这是基础筛查的黄金期,通过足跟血检测常见遗传代谢病,此时干预效果最好。比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出生后及时补充激素,几乎不影响发育;若等到症状出现再治疗,智力损伤已无法挽回。
2.婴儿期(1-12个月)
对于筛查异常或有家族史的宝宝,需定期复查代谢指标(比如每3-6个月一次),监测病情变化。比如苯丙酮尿症宝宝,要定期检测血液中苯丙氨酸浓度,调整饮食方案,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3.儿童期及以后
有些遗传代谢病可能在儿童期甚至青少年期才出现症状,比如某些溶酶体贮积症(如戈谢病),早期筛查若未覆盖,出现肝脾肿大、骨骼疼痛等症状时,需及时进行专项检测,早期酶替代治疗能延缓病情进展。
不同阶段的筛查相互衔接,形成“终身防护”,让遗传代谢病的影响降到最低。
六、筛查异常后,不止“复查”这么简单
筛查结果异常,除了复查确认,还需要一系列后续措施:
1.明确诊断
复查仍异常时,需通过基因检测、酶活性测定等进一步确诊,确定具体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不同的遗传代谢病,治疗方法不同:
-饮食治疗:如苯丙酮尿症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枫糖尿病限制支链氨基酸摄入;
-药物治疗: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补充甲状腺素,某些有机酸代谢病补充维生素B12;
-替代治疗:如溶酶体贮积症采用酶替代疗法,补充身体缺乏的酶。
3.长期随访管理
遗传代谢病大多需要终身管理,定期监测代谢指标、生长发育情况,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比如脂肪酸氧化障碍的宝宝,医生会指导家长如何应对感染、发热等可能诱发危险的情况,避免意外发生。
筛查异常只是第一步,完善的后续诊疗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标。
七.筛查出来的毛病能治好吗?早发现大多不影响生活
这些“隐形小毛病”虽然可怕,但有个共同点:早治疗效果好。比如: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每天吃一点甲状腺素药片,宝宝就能正常发育,和其他孩子没区别;
-苯丙酮尿症,换成特制的低苯丙氨酸奶粉和食物,宝宝的大脑不会受损伤,能正常上学、生活;
-蚕豆病,只要避开蚕豆和某些药物,宝宝就能健康长大,和正常孩子一样玩耍。
这些治疗可能需要长期坚持,但能让宝宝避免严重的后遗症,这就是筛查的意义——用简单的检查,换宝宝一生的健康。
八.为啥要做新生儿筛查?这是给宝宝的“健康护身符”
遗传代谢病中,常见疾病和罕见疾病的风险没有本质区别——哪怕是发病率万分之一的疾病,落到某个家庭就是100%的灾难。多种类筛查的意义在于:
-对宝宝来说,不管是常见还是罕见病,早期发现就能避免智力、身体发育的严重损伤,拥有正常生活的机会;
-对家庭来说,明确诊断能避免盲目治疗,减少不必要的花费,同时通过遗传咨询,了解再次生育的风险;
-对社会来说,降低因疾病导致的残疾率,减轻社会负担,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别因为“罕见”就忽视,多种类筛查能让每个宝宝都得到平等的健康保护。
九. 最后想说:筛查是给宝宝“未来健康”投的资
遗传代谢病筛查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
1.主动询问筛查项目
不同地区筛查项目可能不同,家长可向医生了解当地筛查涵盖的疾病种类,必要时为宝宝选择扩展性筛查,尤其是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情况。
2.按时完成筛查和复查
新生儿期基础筛查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收到异常通知后,务必及时带宝宝复查,别因“宝宝看着健康”而拖延。
3.学习相关知识
了解遗传代谢病的基本知识,知道筛查异常后该做什么,能减少焦虑,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
遗传代谢病筛查是宝宝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覆盖的种类越多,这道防线就越坚固。花一点时间和精力,为宝宝做一次全面的筛查,就是给他们未来健康最好的保障。

(张冲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疾病筛查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