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平:特应性皮炎:了解这个常见皮肤问题

特应性皮炎(简称AD)也被称为异位性皮炎或湿疹,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的、炎症性的皮肤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全球儿童发病率已高达10%~20%,成人发病率约为1%~3%。这种疾病通常在婴幼儿期首次发病,60%的患者在1岁前出现症状,但也有部分病例会在青春期或成年期首次发作,约50%的儿童患者症状会持续至成年期。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症状包括皮肤长期干燥,反复发作的红斑、丘疹,湿疹样皮疹,皮肤增厚,呈苔藓样改变。剧烈的瘙痒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睡眠障碍,严重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症状和体征
特应性皮炎不同的年龄阶段各有特点,可分为三期:1.婴儿期,最早从面部开始,出现红斑、丘疹,伴有渗出,结黄痂,逐渐蔓延到头部、颈部及四肢伸侧。2.儿童期,多见于肘部、腘窝、颈部、眼周,皮疹暗红,部分皮损增厚,呈苔藓样变。3.青年期和成人期,多见于肘窝、腘窝、颈前、躯干及面部。剧烈瘙痒,反复搔抓,皮肤增厚呈苔藓样变。部分皮损破溃,合并细菌感染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表现为局部脓疱、疼痛,严重时可发展为蜂窝组织炎或疱疹性湿疹。
病因
(一)遗传:大部分患者有过敏家族史。家族中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和过敏性哮喘病史。如果父母有一方有特应性皮炎病史,孩子出生后3个月内有25%以上的患病机率,两岁前患病机率达50%以上。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过敏性疾病史,孩子患特应性皮炎的概率高达79%。(二)免疫功能异常: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血清IgE水平升高,外周血及组织中的嗜酸粒细胞升高; IL-4、IL-13是介导特应性皮炎患者发病的重要的因子;TH2过度激活诱导IL-4分泌大量释放炎症介质,引起皮疹、瘙痒。(三)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干燥、脱屑,屏障受损,外界的过敏源和病菌更易穿透皮肤。(四)外界环境因素:1.变应原:吸入性的过敏源,如:花粉、粉尘、尘螨、宠物皮屑、霉菌孢子等。2.常见的易致敏食物,如:花生、鸡蛋、牛奶、牛、羊肉、海鲜等。3.接触性的致敏源:包括羊毛衣物、含镍钴成分的金属饰品,还有秘鲁香膏或含香精的化妆品等。4.气温气候的变化:患者在夏季天气温暖、湿润有所缓解,到了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时会加重。温度、湿度剧烈变化都有可能导致病情的复发和加重。5.不良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或情绪低落、抑郁时体内的应激反应通过神经传导影响皮肤状态。
诊断
特应性皮炎诊断主要基于详细病史采集和皮肤科专科检查,国际通用诊断标准有Hanifin - Rajka标准和Williams标准(适用于儿童)。病史询问涵盖症状初发年龄、发作频率等多项内容。皮肤检查时医生评估皮疹分布、形态及继发性损害。辅助检查中,血清总IgE水平和特异性IgE检测助判断过敏状态,斑贴试验排除接触性皮炎,皮肤活检仅在诊断不确定时进行。鉴别诊断需排除接触性皮炎等相似皮肤病。
治疗
特应性皮炎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控制炎症、减少复发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一.外用药物,1.皮肤保湿。每日至少使用两次无香料、无酒精的医学护肤品,优选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或凡士林的霜剂或软膏剂型。软膏保湿效果优于霜剂。2.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根据皮疹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强度的制剂。弱效:如氢化可的松膏,用于儿童患者、面部和间擦部位;中效:如曲安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用于躯干、四肢;强效:如卤米松、复方氟米松乳膏,用于肥厚性的皮损。通常每日两次,急性发作控制后逐渐减量至每周两次,维持治疗,预防复发。3.局部免疫调节剂,用0.03%或0.1%的他克莫司软膏、1%的吡美莫司乳膏,适用于面、颈部、眼睑等皮肤薄嫩的部位,抗炎效果好。且长期使用安全,能有效的减少激素依赖性和皮肤萎缩的风险。4.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乳膏、夫西地酸乳膏,能抑制细菌的滋生,预防皮肤感染。二.口服药物:1.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如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2.严重顽固的病例可口服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3.光疗:用窄谱中波紫外线(UVB),每周2-3次,疗程为12-24次。适用于中重度成人患者,可有效抑制皮肤炎症细胞的浸润和减少皮肤瘙痒,长期使用需监测皮肤癌的风险。4.抗生素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口服红霉素类、四环素类抗生素。5.抗病毒药物,如果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6.糖皮质激素,尽量不用或少用,病情严重者可小剂量短期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引起不良反应或停药后引起病情反跳。7.生物制剂治疗:如果传统药物控制不好,可皮下注射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特应性皮炎的日常护理:
1.尽量避免剧烈抓挠皮肤,防止抓破后感染。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门窗通风30分钟,一天3次。3.保持室内温度在22度~25度之间,冬春季节天气干燥时可使用空气加湿器;定期清洁家居,减少尘螨,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家中不养宠物,不铺地毯;少摆放花草。4.日常洗澡,用32度~37度的温水沐浴5~10分钟,避免用力搓擦皮肤和使用皂质清洁剂。5.穿宽松透气、纯棉衣物,避免羊毛、化纤直接接触皮肤。6.饮食宜清淡,发作期间忌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观察食用鱼、虾、蛋、奶、牛羊肉等高蛋白食物后症状是否加重。7.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瑜伽、深呼吸,做放松训练,打太极、散步、听音乐有助于放松心情。8.生活规律,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9.坚持锻炼身体,做有氧运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增强体质,调节免疫力。
结论
特应性皮炎是有多种因素引发的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病。需"阶梯式治疗"与″个体化方案"结合。如果患者能规范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平稳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和恢复。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