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草:尿毒症的沉默警报:透析前的关键信号识别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的严重阶段,当双肾功能不可逆地下降至正常水平的15%以下时,肾脏无法有效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如肌酐、尿素氮)和多余水分,导致毒素在体内大量蓄积,进而引发全身多系统损害。作为维持生命的重要替代疗法,透析(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能部分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但研究表明,若能在透析前6-12个月识别关键预警信号并进行干预,可显著延缓肾功能恶化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下是临床实践中总结的尿毒症透析前十大关键信号,需引起高度警惕:
1. 水肿:肾脏排水功能障碍导致水钠潴留,早期多表现为晨起眼睑浮肿或午后脚踝肿胀,按压皮肤可出现2-3秒不消退的凹陷(凹陷性水肿)。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蔓延至腰骶部、双下肢甚至全身,形成"肾病性水肿"。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水肿对常规利尿剂(如呋塞米)反应逐渐减弱,且常伴随尿量减少(每日尿量<1000ml)或夜尿增多(夜间尿量超过白天),这与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直接相关。
2. 疲劳和乏力:体内胍类、酚类等尿毒症毒素蓄积,会抑制细胞能量代谢(尤其是线粒体功能),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乏力,表现为日常活动耐力下降(如爬楼梯至2层即感气喘)、注意力难以集中,即使充分休息也无法缓解。这种疲劳与普通生理性疲劳的区别在于,常伴随肌肉酸痛、肢体沉重感,部分患者会描述为"全身像灌了铅一样"。
3. 恶心和呕吐:尿毒症时胃肠道黏膜因毒素刺激出现充血水肿,同时尿素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分解产生氨,进一步加重胃肠黏膜损伤。患者初期多在晨起出现恶心感,随后发展为进食后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出现咖啡色液体(提示消化道出血)。部分患者因持续呕吐导致营养不良,体重在1-2个月内下降5%以上。
4. 呼吸困难:两种机制可导致呼吸异常:①容量负荷过重引发肺水肿,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端坐呼吸缓解)、咳嗽伴白色泡沫痰;②代谢性酸中毒刺激呼吸中枢,出现深大呼吸(库斯莫尔呼吸),呼吸频率可达24-30次/分钟,动脉血气分析常显示pH<7.35、碳酸氢根<22mmol/L。临床需注意与肺部感染鉴别,尿毒症患者因免疫力低下,常合并肺部感染加重呼吸困难。
5. 神经系统症状:毒素蓄积和电解质紊乱(如低钙、高钾)共同作用于神经系统,早期表现为"尿毒症脑病"轻症:记忆力减退(如频繁忘记近期事件)、注意力涣散(无法完成持续30分钟的阅读)、肢体末端对称性麻木或烧灼感(袜套样感觉障碍)。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肌肉震颤、步态不稳,严重时发生癫痫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脑电图检查可见弥漫性慢波改变。
6. 高血压:肾脏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同时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导致90%的尿毒症患者合并高血压。此类高血压多为持续性升高,收缩压常>160mmHg,且对单一降压药反应不佳,需联合2-3种药物(如ACEI+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才能控制。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加速肾小球硬化,形成"高血压-肾损害-更严重高血压"的恶性循环。
7. 血尿或蛋白尿:肾脏滤过膜受损后,红细胞和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g提示肾小球损伤严重;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或肉眼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或茶色)。需特别注意,无症状性蛋白尿/血尿(无水肿、高血压)更易被忽视,部分患者因体检发现尿蛋白阳性才确诊慢性肾病,此时肾功能可能已受损50%以上。
8. 贫血:肾脏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力下降,加之毒素抑制造血功能、肠道铁吸收障碍,患者会出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常降至60-90g/L(正常成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黏膜淡白、活动后心悸气短,血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计数减少、网织红细胞比例降低,血清铁蛋白<100ng/ml提示铁缺乏。
9. 酸中毒:肾脏排酸保碱功能丧失,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H<7.35、剩余碱(BE)<-3mmol/L。患者除深大呼吸外,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加重、乏力明显,严重酸中毒(pH<7.2)可诱发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和意识障碍。血生化检查可见血碳酸氢根(HCO3-)<20mmol/L,阴离子间隙(AG)>16mmol/L。
10. 钙磷代谢紊乱:肾脏活化维生素D3能力下降导致肠道钙吸收减少,同时磷排泄障碍使血磷升高,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早期表现为皮肤瘙痒(与钙盐沉积于皮肤相关),随病情进展出现骨痛(多见于腰背部、髋部)、骨骼变形(如鸡胸、O型腿),严重者发生自发性骨折(如椎体压缩性骨折)。血生化检查特征为:血磷>1.78mmol/L、血钙<2.1mmol/L、甲状旁腺激素(PTH)>300pg/ml。
总结:当出现上述2项及以上症状时,建议立即进行肾功能评估,核心检查包括:①血肌酐(S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eGFR<30ml/min/1.73m²提示进入肾衰竭期;②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UACR>30mg/g提示蛋白尿;③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监测血钾、血钙、血磷及酸碱平衡状态。确诊尿毒症后,医生会根据eGFR水平(通常<15ml/min时启动准备)、并发症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低蛋白饮食(0.6-0.8g/kg/d)、控制血压(目标<140/90mmHg)、纠正贫血(EPO联合铁剂)、调节钙磷代谢(活性维生素D、磷结合剂)等。当eGFR<10ml/min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顽固性高钾血症、心力衰竭)时,需及时启动透析治疗。研究证实,对预警信号的早期识别可使患者透析前准备时间延长4-6个月,显著提高首次透析耐受性及长期生存率。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