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图文 >> 内容

左鸿燕:脑外伤对大脑功能的影响及康复

脑外伤是指由于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导致的脑部组织损伤,其致伤原因广泛,涵盖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运动伤害、暴力袭击等多种场景。这种损伤的严重程度呈现显著差异,既包括仅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和轻微头痛的轻微脑震荡,也涉及可能引发深度昏迷的严重病例,如颅内血肿压迫脑组织、脑挫裂伤造成神经细胞坏死等。脑外伤对大脑功能的影响具有多系统性和复杂性,不仅直接损害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注意力),还会干扰情绪调节中枢引发心理障碍,同时影响运动皮层和传导通路导致肢体活动受限,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乃至危及生命安全。

 脑外伤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1. 认知功能障碍:脑外伤后患者常出现全面性认知损害,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近期记忆受损明显)、注意力难集中、执行功能障碍、学习新事物能力降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冲击职业能力,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甚至无法返岗。

2. 情绪和行为问题:脑外伤引发患者情绪调节机制紊乱,表现为情绪波动剧烈、易怒、有抑郁和焦虑症状,部分患者有冲动控制障碍。这些问题破坏患者人际关系,缩小社交范围,加剧孤独感和心理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3. 运动功能障碍:脑外伤可能损害大脑控制运动的关键区域,导致患者肢体无力、协调性差、平衡能力下降,严重时可能出现偏瘫或四肢瘫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长期他人照料。

4. 语言和沟通障碍:脑外伤累及大脑左侧半球语言中枢时,患者可能出现多种语言功能障碍,如失语症、失认症、构音障碍。这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与他人日常交流,增加沟通误解和社交孤立风险。

5. 感觉功能障碍:脑外伤可能影响大脑皮层感觉区及传导通路,导致患者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功能异常。这些障碍降低患者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影响对危险信号的识别,降低生活舒适度和体验感。

 康复过程

脑外伤康复是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多学科专业团队协作。团队包括神经科医生、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康复服务。

1. 急性期处理:脑外伤发生后的黄金救治期,医疗团队首要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变化,迅速控制颅内压,防止脑水肿压迫脑组织。同时,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

2. 早期康复: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康复治疗尽早介入。物理治疗师通过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等预防肌肉萎缩等,助患者恢复肢体主动运动功能;职业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增强回归社会信心。

3. 认知康复:认知康复是重要部分,目标是改善患者受损认知功能。针对记忆力减退采用记忆策略训练和外部辅助工具;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用训练游戏等提升专注能力;通过模拟任务训练执行功能;结合语言功能训练提升认知水平。

4. 心理支持:情绪和行为问题管理对脑外伤康复至关重要。心理治疗师采用多种方法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情绪;症状严重者,精神科医生给予药物治疗。家庭支持也很关键,能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应对挑战。

5. 长期跟踪:脑外伤康复漫长,后期患者可能面临新问题,需长期医疗和康复支持。医疗团队制定随访计划,动态监测患者恢复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和康复训练内容,优化康复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脑外伤的康复之路充满艰辛与挑战,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共同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由于每位患者的脑损伤部位、损伤程度、身体基础状况以及康复意愿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其恢复路径具有高度的个体独特性,康复速度和最终效果也各不相同。然而,通过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综合的康复计划,充分发挥多学科团队中各专业人员的优势,形成强大的康复合力,许多脑外伤患者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神经功能的逐步恢复,显著改善运动、认知、语言等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生活质量的实质性提高,重新回归家庭、社会并参与有意义的生活活动。

(左鸿燕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