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图文 >> 内容

康倍佳:警惕!肥胖与不孕的“秘密”关联

在现代社会,随着高热量饮食的广泛普及和体力活动的显著减少,全球肥胖率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不断攀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全球超重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20亿大关,其中肥胖人群的占比更是高达13%。这种日益严重的流行病不仅对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更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人类最基本的生育能力。医学研究已经明确证实,肥胖与不孕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双向恶性循环”——肥胖所引发的内分泌紊乱会显著降低生育机会,而不孕治疗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又可能进一步加剧体重的增长,这种紧密的关联正逐渐成为困扰育龄夫妇的隐形健康杀手。

首先,肥胖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呈现出多维度、深层次的渗透态势。脂肪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会过量分泌雌激素、瘦素等多种激素,从而打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的精密平衡。临床数据显示,体重指数(BMI)超过28的女性中,约有40%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卵障碍,具体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等症状。更值得引起警惕的是,肥胖女性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女性的3-5倍,这类患者常常伴有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导致优质卵泡的生成受到严重阻碍。最新的研究发现,脂肪细胞还会释放出多种炎症因子,这些因子会直接损伤卵巢的储备功能,使得35岁以上的肥胖女性的卵巢年龄较其实际年龄平均老化3-5岁。

其次,男性肥胖同样对生育能力构成了隐形的威胁。临床研究表明,腰围超过90厘米的男性,其精子浓度平均降低22%,而精子畸形率则升高18%。这是因为腹部脂肪的堆积会使睾丸处于一个更高温度的环境(较正常体温高1-2℃),这种高温环境会直接抑制生精上皮细胞的功能。同时,肥胖所引发的胰岛素抵抗会导致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下降,从而使游离睾酮转化为雌二醇,造成男性乳房发育、性欲减退等一系列症状。更为严重的是,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如TNF-α、IL-6)会穿透血睾屏障,引发睾丸微环境的炎症反应,损害精子DNA的完整性,增加胚胎停育的风险。

除了对配子质量的直接影响外,肥胖还显著增加了妊娠全程的健康风险。数据显示,BMI≥30的孕妇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孕妇的7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也增加了3倍,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在辅助生殖领域,肥胖女性的试管婴儿成功率降低了20-30%,胚胎着床率下降15%,而流产风险却升高了50%。即使成功妊娠,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的发生率也增加了2-3倍,这不仅增加了剖宫产的概率,还会提升新生儿成年后肥胖及代谢疾病的发病风险,形成跨代际的健康隐患。

因此,科学管理体重成为改善生育力的基础性措施。生殖医学专家建议,备孕夫妇应将BMI控制在18.5-24.9的理想范围内,通过采用地中海饮食(富含Omega-3脂肪酸、膳食纤维)和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来实现健康减重。研究证实,仅需减轻初始体重的5-10%,即可使女性排卵功能的改善率达到60%,男性精子参数提升15-20%。对于合并代谢异常的肥胖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低热量饮食干预,配合二甲双胍等药物来改善胰岛素抵抗,为妊娠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

总之,肥胖与不孕之间的紧密关联已经成为威胁现代人生育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这种关联不仅体现在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直接干扰,更通过炎症反应、代谢紊乱等多种途径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病理网络。对于育龄人群而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是个人健康管理的需要,更是实现优生优育的基础保障。通过早期干预体重、定期监测生殖功能指标,并辅以必要的医学支持,才能有效打破肥胖与不孕的恶性循环,为孕育新生命筑牢坚实的健康基石。

(康倍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生殖医学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