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图文 >> 内容

张晓阳:慢阻肺患者走几步就喘,肺功能在悄悄“退步”吗

一、“走几步就喘”不是“娇气”,是肺功能在“报警”

慢阻肺患者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不是“体力差”那么简单,很可能是肺功能在悄悄“退步”的信号。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核心问题是气道和肺组织受损,导致空气进出肺的“通道”变窄、肺泡“弹性变差”,肺的“通气能力”和“换气能力”双双下降。

正常的肺像有弹性的气球,吸气时轻松扩张,呼气时顺畅收缩;而慢阻肺患者的肺像失去弹性的旧气球,吸气费力,呼气更难,肺泡里残留的废气越来越多,新鲜氧气进不来,稍微活动(比如走路、爬楼)就会缺氧,自然会喘。这种“喘”会随着肺功能下降越来越明显,必须重视。

二、肺功能“退步”的过程:从“悄悄变坏”到“明显不适”

慢阻肺的肺功能下降是个“慢慢进展”的过程,不是突然变坏的,大致分这几个阶段,“走几步就喘”往往是中期以后的表现:

(一)早期:肺功能轻微下降,几乎没感觉

疾病初期,气道和肺泡的损伤比较轻微,肺功能下降幅度小,患者日常活动(如散步、做家务)几乎不受影响,甚至剧烈运动后也只是稍微有点累,很难察觉到异常。这时候如果不做肺功能检查(如FEV1/FVC<70%),根本发现不了问题,很多患者因此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二)中期:活动后开始喘,肺功能明显下降

随着病情进展,气道狭窄加重,肺泡弹性进一步丧失,肺里的“残气量”增多(呼气时排不干净的气体)。这时候患者走快一点、爬一层楼就会明显气喘,休息几分钟才能缓解,平时总觉得“没力气”“胸口闷”。肺功能检查会显示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50%-80%,说明肺功能已经明显受损。

(三)晚期:轻微活动就喘,甚至坐着也喘

如果中期没好好控制,肺功能会持续下降,气道可能出现不可逆的阻塞,肺泡大量破坏(形成肺气肿)。患者哪怕慢慢走几步、穿衣服、吃饭都会喘,严重时坐着不动也觉得呼吸困难,嘴唇、指甲发紫(缺氧表现),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此时肺功能往往很差,FEV1占预计值不到50%,还可能出现肺心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三、哪些原因会加速肺功能“退步”?这些习惯是“帮凶”

慢阻肺的肺功能下降有“自然进展”的因素,但更多时候是被这些坏习惯“加速”的,很多患者每天都在做,必须赶紧改:

(一)烟不离手,肺像“被熏坏的烟囱”

吸烟是慢阻肺的“头号病因”,也是加速肺功能下降的“罪魁祸首”。香烟中的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直接刺激气道黏膜,导致气道慢性炎症,破坏肺泡弹性纤维,让气道更窄、肺泡更“僵硬”。

已经患慢阻肺的人如果继续抽烟,肺功能下降速度会比不抽烟的患者快2-3倍,“走几步就喘”的情况会更早出现,甚至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发展到呼吸衰竭,必须100%戒烟,包括避免二手烟。

(二)反复感染,肺“雪上加霜”

慢阻肺患者的气道黏膜受损,抵抗力差,很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每次感染都会加重气道炎症,导致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多,进一步阻塞气道,同时还会直接损伤肺泡和肺组织,让本就脆弱的肺功能“再受打击”。

感染后,患者的“喘”会突然加重,痰量变多、变浓(甚至发黄发绿),需要住院治疗,而每一次感染都会让肺功能“退步一大截”,恢复不到感染前的水平。

(三)不规律用药,错过“控病情”的机会

很多患者觉得“不喘的时候不用药”,或者担心药物副作用擅自停药,这是大错特错的。慢阻肺的治疗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减轻气道炎症、扩张气道,延缓肺功能下降,而不是只在“喘的时候”才用。

不规律用药会让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气道狭窄越来越严重,肺功能下降速度加快,“走几步就喘”的情况会越来越频繁,最终导致药物效果越来越差,需要用更强的药或更高的剂量。

(四)长期不动,肺和肌肉“一起退化”

有些患者因为“一动就喘”,干脆选择“少动甚至不动”,结果陷入“越不动越喘,越喘越不动”的恶性循环。长期缺乏活动,不仅肺的通气功能会进一步下降(因为肺得不到足够的扩张锻炼),还会导致呼吸肌(如膈肌、肋间肌)和四肢肌肉萎缩,肌肉力量变弱,稍微活动自然更费力、更喘。

这种“肌肉退化”会让肺功能下降的“症状”看起来更严重,即使肺功能本身没快速恶化,患者的活动耐力也会明显下降。

四、“走几步就喘”时,该做些什么?别硬扛,科学应对

出现“走几步就喘”的情况,说明肺功能已经受损明显,需要从“缓解症状”和“延缓进展”两方面入手,科学应对:

(一)立即停下休息,调整呼吸方式

活动时突然气喘,要马上停下,找个地方坐下或半躺,避免站立或弯腰(会增加胸腔压力,加重呼吸困难)。同时采用“缩唇呼吸法”:用鼻子慢慢吸气2秒,然后像吹口哨一样用嘴唇缩成小口,缓慢呼气4-6秒,重复几次,能帮助排出肺里的残气,减轻胸闷和气喘。

(二)规律用“控制药”,别等喘了才用

必须按医生要求长期使用“控制病情的药物”:

1.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噻托溴铵):能放松气道平滑肌,让气道变宽,减轻呼气困难;

2.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能减轻气道炎症,减少急性发作;

3.复合制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同时发挥扩张气道和抗炎作用,适合中重度患者。

这些药物需要每天用,即使不喘也要坚持,才能延缓肺功能下降。急性加重时(喘得比平时严重),还要临时加用急救药物或就医。

(三)做“呼吸康复训练”,提高活动耐力

“呼吸康复训练”能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通气,让患者在相同肺功能水平下,活动时没那么喘,具体包括:

1.腹式呼吸:平躺,一手放胸口,一手放肚子,吸气时肚子鼓起(胸口不动),呼气时肚子收缩,每天练3次,每次5-10分钟;

2.耐力训练:从每天慢走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15-20分钟,以不明显加重气喘为度,慢慢提高体力;

3.上肢训练:用轻重量哑铃(或装满水的瓶子)做抬臂动作,增强肩背肌肉力量(辅助呼吸的肌肉),每天2组,每组10次。

坚持训练3-6个月,大多数患者的活动耐力会明显提高,“走几步就喘”的情况会改善。

(四)预防感染,减少肺功能“急性退步”

1.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天气变化时及时添衣服;

3.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接触感冒患者;

4.出现咳嗽加重、痰量变多变浓、发烧等感染迹象,立即就医,早期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避免病情加重。

五、哪些情况说明肺功能“退步”加快?必须立即就医

如果出现这些变化,说明肺功能下降速度加快,可能是急性加重或出现并发症,必须尽快去医院:

(一)气喘突然加重,休息时也喘

平时走100米才喘,突然走20米就喘得厉害,甚至坐着不动也觉得“吸不上气”,嘴唇发紫,用了急救药也没缓解,这可能是气道严重痉挛或感染加重,需要紧急处理。

(二)下肢水肿,晚上躺不平

肺功能严重下降会导致“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为双脚、小腿水肿(按压有坑),晚上睡觉不能平躺(躺平后呼吸困难加重),需要垫高枕头才能睡着,这是肺功能恶化影响心脏的信号,必须住院治疗。

(三)意识模糊,反应变慢

严重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肺通气太差,废气排不出去)会影响大脑功能,患者出现头晕、烦躁、意识模糊、反应迟钝,这是“呼吸衰竭”的表现,非常危险,必须立即送急诊,可能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

六、肺功能“退步”可延缓,关键在“早干预、坚持治”

慢阻肺的肺功能下降虽然不可逆,但通过科学管理能“慢下来”。“走几步就喘”是身体在提醒“肺功能已经受损”,此时干预还不晚,只要戒烟、规律用药、坚持康复训练、预防感染,就能有效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减少“喘”的频率和程度。

别因为“治不好”就放弃,也别觉得“喘是正常的”就硬扛。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早一天规范治疗,就能晚一天承受严重气喘的痛苦,这才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态度。

(张晓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重症监护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