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图文 >> 内容

杨彩侠:中风前兆,这些信号千万别忽视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突发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风真正发作前,身体往往会发出一系列预警信号。及时察觉并重视这些前兆,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显著降低中风带来的严重危害。

一、面部异常:不对称是典型表现

面部是中风前兆最容易 “露馅” 的部位。不少患者会突然出现面部不对称,比如一侧嘴角莫名下垂,像被无形的力量拉扯着,口水会不自觉地从歪斜的一侧流出。更直观的是,当尝试微笑时,会明显发现两侧面部动作不一致 —— 健康的一侧能正常抬起嘴角,而异常的一侧却 “纹丝不动”。

此外,眼睑闭合无力也很常见。患者会感觉一侧眼皮格外沉重,难以完全闭合,仿佛有东西阻碍着眼睑的正常动作。这是因为面神经的血液供应与脑血管紧密相关,当脑血管出现缺血或出血等病变时,面神经功能会首先受到影响,进而引发这些面部异常。

二、肢体麻木无力

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变化是中风前兆的重要信号,且 “单侧性” 是关键特征。很多患者在中风前会感到单侧手臂或腿部发麻,就像有无数只蚂蚁在爬,或者肢体变得厚重、僵硬,对触摸的敏感度明显下降。这种麻木感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还可能反复发作,容易被误认为是 “压麻了” 而被忽视。

同时,肢体无力也很典型。患者会发现自己做简单动作时突然变得费力:比如抬手梳头发时,手臂抬到一半就没力气了;握拳时,手指怎么也握不紧;走路时,一条腿像灌了铅,抬不起来。这是因为大脑中控制肢体运动的区域缺血或出血,干扰了神经信号的传递,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

三、言语不清:表达 “卡壳” 需重视

语言功能障碍是中风前兆中不容忽视的信号。患者可能突然说话含糊不清,就像嘴里含着东西,发音不准,别人很难听懂。比如想叫 “家人”,说出来却变成 “加人”,或者声音含糊得像 “嘟囔”。

还有些患者会出现 “找词困难”:心里明明清楚要表达什么,到了嘴边却怎么也想不起合适的词,只能用 “那个…… 那个……” 来代替;甚至无法组织完整的句子,只能断断续续蹦出几个简单的词汇。这是因为大脑中负责语言的区域(无论是表达中枢还是理解中枢)被脑血管病变波及,导致言语功能紊乱。

四、头晕头痛:异常感觉别轻视

头晕和头痛常常是中风来临的 “警报声”。头晕时,患者会感觉头部昏沉、天旋地转,仿佛站在旋转的转盘上,站立或行走时摇摇晃晃,特别容易摔倒。这多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负责平衡的器官得不到充足血液滋养,功能就会失调。

中风前的头痛也和普通头痛不同,往往是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可能是胀痛、跳痛或刺痛,既可能局限在头部某一区域,也可能扩散到整个头部。这是因为颅内血管病变直接刺激了周围的神经末梢,引发了强烈的疼痛反应。

五、视力模糊:短暂失明要警觉

视力变化也与中风前兆密切相关。有些患者会突然感觉看东西模糊,眼前像蒙了一层雾,无论是看近处的手机屏幕,还是远处的街景,都变得不清楚。这是因为眼动脉是脑血管的一部分,当脑血管出问题时,眼动脉的供血会受影响,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进而影响视觉功能。

更需要警惕的是 “短暂性单眼盲”:一只眼睛突然发黑,什么都看不见,但过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又能恢复正常。这其实是视网膜中央动脉短暂缺血引起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脑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千万别因为 “恢复了” 就不当回事。

六、发现信号,立即行动

这些中风前兆看似普通,实则暗藏危机。它们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多个同时发生。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千万别抱有 “休息一下就好” 的侥幸心理,应立即拨打 120 就医。及时干预能在中风全面发作前争取治疗时间,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杨彩侠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手机报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手机报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