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身边的“雷锋医生”

      他初心如磐、坚守一线,在最艰苦的农村扎根26年,24小时随叫随到,诊治十几万人次;他热爱公益、倾注心血,义务对广大乡村医生开展培训,一腔热血服务基层医疗事业,受益村医几万人;他“疫”路无畏、逆行冲锋,义务值班5000多个小时,协调赠送价值21万元的防疫物品;他无私奉献,传播各种健康科普知识和村医工作经验,将所学所会全部奉献给人民群众……闫金才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在平凡的丰收岗村卫生室上书写着新时代雷锋故事,是绽放在汴梁大地上的“雷锋医生”。

      为了人民,甘愿在基层守护一辈子

      1999年,闫金才被当时的开封市郊区卫生局安排到开封南郊乡丰收岗村卫生室工作,开始了他平凡亦不凡的“大医之路”。

      那时的丰收岗村既没有卫生室,也没有卫生人员,患病的村民要到别的村卫生室或者到市区医院看病,极不方便。当时在区医院工作的闫金才把这些看在眼里、落实在行动上,他向医院递交了辞职报告,在丰收岗村“两委”的支持下,用石棉瓦盖了一间小瓦房,一张桌子、一张床以及诊断疾病的“老三样”(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和几十种药品,丰收岗村卫生室正式开诊。

      该卫生室的诊疗功能单一,条件简陋,只有20多平方米,但他从没想过离开。闫金才时常背着药箱来到村民家中,为患者检查身体、诊疗疾病,并把药包好,送到患者手中,嘱咐服药注意事项,且做到随叫随到。只要村民有治病需求,他就会背起药箱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患者家中,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用他的话来说:“虽然付出了艰辛,但是收获了微笑。”

      作为村医,闫金才始终牢记三点:一要服务好,时刻把乡亲们的事儿放在心上,多听少说,有求必应;二要疗效明显,尽量让病人少花钱,又能治好病;三要收费合理,让群众看得起病、治得好病,这样在村里才能充分取得村民的信任和认可。“消除患者的疾苦是天职,而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及负担也是我的责任。”闫金才坚守“用良心行医,诚信服务,用信念坚持”的承诺,对辖区五保户、低保户、军烈属、特困户、留守儿童等除药品成本外其他费用全免,考虑到部分村民生活困难,他不仅免收出诊费和医药费,还坚持定期为困难群众及孤寡老人送医、送药。

      凭着一腔热血与执着,20多年来,他不分春夏秋冬,24小时随叫随到,诊治患者十几万人次。闫金才用行动抒写出一名乡村医生的忠诚与担当。

      近几年,闫金才积极为本村居民开展免费体检服务,进村入户为高糖特殊患者体检,还经常邀请省、市医疗专家到丰收岗村开展义诊科普活动,受到大家一致赞誉。

      时代在发展,乘着国家大力扶持基层卫生事业的春风,丰收岗村卫生室的软、硬件设施实现了质的飞跃,从一间20多平方米简陋的小瓦房,逐步建设成如今两层2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卫生室,从看病没有保障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村卫生室有了光纤网络,卫生管理部门为村卫生室免费配备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用一体机及档案柜、药品柜和中医康复治疗仪等,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健康医疗点,先后被评为开封市文明村卫生所、省农村卫生室治疗工作规范合格卫生所、先进医疗机构等。

      关注乡医,投身健康志愿服务事业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可以创造无限健康!”2016年开始,闫金才做起了村医志愿者,免费为广大乡村医生服务,参加了河南省近百个县组织的各种适宜技术免费公益培训,仅微信群就有1000多个,因为手机内存不足,他专门买了4部手机,受益村医几万人。

      从服务村民的好乡医到基层乡医群体的“领头雁”,闫金才靠的不只是对工作的热爱,更是对基层乡医崇高使命的敬畏。26年来,他立足农村,扎根基层,在最平凡的乡村医生工作岗位上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2019年12月,他被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聘为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乡村医生执业状况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又被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评为第二届“百姓满意的乡村医生”。2020年8月,他被投票当选河南省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副会长。

      由于闫金才经常在外奔波,村卫生室的收入下降不少,但他一点也不后悔,和所有的村医朋友在村医志愿者的道路上相知、相伴、相交。对于未来,闫金才也暗下决心:“将继续用实际行动弘扬乐于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温暖更多的村医朋友,继续为广大基层乡医搭建实用、便捷的在线学习平台,激发基层医务人员的学习热情,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为促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长足发展贡献力量!”

      “疫”线冲锋,筑牢人民生命安全壁垒

      2020年,闫金才第一时间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手机24小时开机,保证村民随时能够联系到他;组织开展大环境消毒工作,完善各种资料;晚上11点依然保持工作状态,不断通过电话、微信、小喇叭等在村里反复宣传,冲锋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捐款捐物,向开封南苑高速卡点、鼓楼区关爱中心、仙人庄卫生院、丰收岗村卡点等单位捐助20多万元防疫物品,分派给相关抗疫一线人员。

      “作为一名村医志愿者,我希望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帮助打好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期间,闫金才义务值班5000多个小时,免费核酸检测8万人次,和妻子肖海霞并肩作战,守好一方大门,及时给村入口检测卡点工作人员送去84消毒液、口罩等常用防疫物品,向河南省红十字会基金会、开封市红十字会捐款。闫金才的儿子闫佳昌、闫佳旭也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沿,看到鼓楼区发出的青春战“疫”招募令后,积极响应鼓楼区的号召,一家人谱写出荡气回肠的战“疫”诗篇,被县区妇联和开封市妇联等单位评为开封市“和睦家庭”和开封市“最美家庭”。

      笔耕不辍,传播健康知识普惠人民

      写作是闫金才的一大爱好,点滴记录汇成医学文章普惠人民群众。在公益培训的过程中,他注重记笔记,结合基层医疗实践,形成了治疗“疑难杂症”的“千金方”,在各级报纸以及新媒体等平台发表近百篇文章,涵盖了各种健康科普知识和村医工作经验分享,为公众提供了有益的健康指导,受到读者和专家一致好评。例如,学习类文章《基层特效冻疮方》《九个带状疱疹小验方》《基层特效鼻炎方》《特效咳嗽基层经验方》;提醒村医规避风险类文章《乡村医生正面临巨大职业风险》《年底大检查,10条红线村卫生室,诊所别踩》《医疗乱象整治行动开始,村医别碰这些红线》;建议类文章《中专报考乡村全科助理,学历认证流程在这里》《基层代表建议:村医考取医师资格后直接加注全科……》《分级诊疗,有啥招?一位基层医生是这样说的》《村卫生室停止输液后,那些村医转型了吗》等,传播量近百万次,成为首位登上《医药卫生报》健康访谈栏目的乡村医生。2020年,闫金才被医药卫生报社评为河南省首届老百姓最喜爱的健康科普专家,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健康科普达人。

      “没有党的教育培养,就没有我们的幸福家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心系群众,我会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同时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雷锋做好事,我将再接再厉,继续努力,积极向善行善,传播正能量,努力奉献社会,更要在村医公益事业上砥砺前行!”闫金才说。(全媒体记者:刘延超)

责编:贾文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