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路上的书画人——活跃在杞县大地上的文艺轻骑兵系列报道之三

      沃野中原,美不胜收,大美杞县,如诗如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杞县乡村振兴路上活跃着众多的书画人,他们在美化乡村环境、凝心铸魂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征程上,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之后,在杞县广阔的农村大地上经常可以看到书画家躬耕画作的身影。他们以墙体绘画为载体,以村民房屋墙体为“纸”,以村庄产业特色为“墨”,以村民日常生活为模板,将乡风文明与墙体美化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孝老敬亲等带有乡土特色的元素绘制在墙面上,真正做到了让墙画“话”乡情、用墙画“讲”故事、用墙画“带”发展,激发了村民改善人居环境、推动文化振兴、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青年书画家张彦强就是长期活跃在杞县乡村的墙体书画家,自2019年以来,他先后在杞县湖岗、柿园、平城等乡镇创作墙体绘画和墙体字近5000平方米,使一个个乡村变得美丽起来。

      在杞县,画家不仅以乡村振兴为主题进行墙体绘画创作,还用画笔描绘着家乡生活的美好变化。这支队伍中,有晁景祥、张洪杰、李红胜、时卫民、胡广亮、王银生、郑超俊等新老画家,他们坚持以革命先烈人物、模范人物、戏曲人物、花鸟虫鱼为创作题材,唱出了时代对公仆精神的呼唤、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对家乡草木的无限热爱。尤其老画家晁景祥,50年如一日坚持画蝈蝈,将杞县农民画推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他的事迹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称他为豫东的“蝈蝈大王”。目前,杞县“画蝈蝈”的画家已形成一个群体,并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胡广亮、鲁玥娥、郑超俊等人也涉及蝈蝈画的创作,将其作为一种产业,将杞县《蝈蝈图》推向河南乃至全国。青年画家王银生坚持革命先烈人物为创作题材,用艺术抒发时代情怀,他创作的《碧血丹心》《呕心沥血》等革命先烈画像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受到业内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近年来,杞县文联为了培养和发展书画人才队伍,组织开展“春满虎背岗·我眼中的大美杞县”“大手牵小手·廉洁过端午”“小小手绘出乡村大美景”等美术家采风创作活动,促进了他们相互交流、分享和研讨;组织开展“辉煌70年杞县书画展”“翰墨润中原·惠河春色美——杞县清明文化节书法美术作品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杞县脱贫攻坚成果展示暨书法美术优秀作品展”“翰墨润中原‘庆七一’中国革命历史人物美术作品展暨毛泽东诗词书法精品展”等,为当地书画家提供了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为了加强对小画家、书法爱好者等新生力量的培育,杞县文联实施了“以老带新”的教育模式,组织开展了“大手牵小手”“书画进校园”等采风创作活动,一批批大中小学生成为描绘家乡美景的小画家。

      在画家们描绘杞县美景和新生活的同时,杞县的书法家也在行动。自2019年以来,杞县在文化广场展览厅、杞县文庙东厢房已举办7次书画展览,为群众带来了中国书法之美的享受。不仅如此,近年来,杞县每年春节前夕都会组成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分批奔赴街道、社区、农村、企业,开展“迎新春·义写春联·送祝福”活动,让城乡居民过上一个“红红的文化年”。为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该县书法家自2019年以来就开始策划并举办“十二生肖闹春节春联系列展”,展览以12个生肖为轮回,计划连续举办12届展览,至今已举办3届。杞县的书法家队伍阵容庞大,目前从事书法创作的书法爱好者有1000余人。其中,刘永明、闫振、耿歧超、晁凌云、高洪宪、张阳、张永强、刘孝广等为杞县书法界的领军人物,他们真草隶篆楷俱全,在全国书法领域独领风骚。同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他们以笔言志,直抒胸臆,用一幅幅精品的书法作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成了乡村振兴路上文化振兴方面的坚实力量。(全媒体记者:汪少冲;通讯员:李丹丹)

责编:kfsjb_tsz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