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前移 人才前移 实体前移 服务前移 杞县大力引导群众返乡创业建设家乡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汪少冲 通讯员邵金忠 常衡瑞报道 “近年来,杞县人社局采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深挖乡贤人才资源‘富矿’、强化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工作服务质量等举措,着力引导广大群众返乡创业、建设家乡,为全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杞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马驰洲向记者介绍说。
赋能前移,强化创业主体“造血”功能,把“技”留在乡村。杞县高度重视强化职业培训教育,大力实施“人才兴县”战略,通过“校企合作”“乡村工匠”培养等方式,把培训班开设到乡镇、村组,让创业者更有底气。同时,还有针对性开展焊工、家政、砂锅制作、大蒜初加工等特色实用型技能培训,让有意创业者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技术,拓宽了群众的技能创业就业增收之路。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8077人次,其中农民工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9260人次,带动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27人,提前超额完成市下全年目标任务。
人才前移,强化乡贤资源“头羊”功能,把“智”留在乡村。杞县近年来十分注重乡贤人才的发现和挖掘,吸引乡贤人才回乡“筑巢”,反哺桑梓。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积极宣讲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创业补贴、创业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系列活动,吸引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士兵等群体返乡入乡创业3294人,为全县群众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数亿元。
实体前移,强化孵化基地“辐射”功能,把“巢”筑到乡村。为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增收上的重要作用,杞县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基地建设。近年来被省、市认定各类农民工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大众创业、就业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等项目17个,涉及大蒜加工销售、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中草药种植、水果种植等各行各业。总投资18亿元的杞县大蒜国际交易市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入住商家256户,直接带动就业8000余人,辐射周边120多个行政村,影响20余万人就业,实现2000户左右贫困家庭致富增收。杞县返乡创业电子商务孵化园入驻企业89家,建成县级电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1个、县级农产品分拣包装配送中心1个、智能化物流分拣中心1个,培育了2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8家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乡村孵化基地的建设,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着积极作用。
服务前移,强化优惠政策“引导”功能,把“凤”引入乡村。杞县一是强化金融支持,助企纾困。用足用活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今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559万元,其中返乡创业农民工申请金额7915万元,扶持自主创业672人,带动就业1363人,有效解决创业者资金难题。二是抓好政策落地,提升效率。开展就业创业帮扶行动,在21个乡镇街道配备信息员,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手续代办、税费减免等服务,创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是帮助市场开拓,找准销路。一方面积极开展“砂锅美食创业大赛”“大蒜初加工技能大赛”等活动,助力提升食品、农产品质量等;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宣传政策扶持,在中央、省、市各级平台推动产品影响力提升,打通杞县特色产品销路,全面提升杞县农业、企业产品知名度,帮助群众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