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冷暖大转换” 最高气温将达30℃
进入5月以来,我们感受到春、夏、秋三个季节的变化。刚进入5月,我市气温稳步上升,“五一”假期以晴朗天气“开场”,以风雨天气“闭幕”。最近几天,气温更加低迷,早晚凉意袭人。
不少市民感叹,5月的天气变化太大,让人捉摸不定。“我记得往年‘五一’后就开始穿短袖了,可是今年‘五一’过后,有几天我还穿上了棉服。”碧水蓝城居民蒋女士说,因为早晚温差较大,老人和孩子很容易感冒。
根据市气象局的统计,5月11日前,我市平均气温要比常年同期偏低近1℃。究其原因,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5月上旬我市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阴雨天气较多,日照时长较短,导致气温与常年相比偏低。
深究起来,东北冷涡才是我市气温偏低的“罪魁祸首”。冷涡是在高空旋转的冷性涡旋系统,它的中心温度比四周低,因此称为“冷涡”。冷涡的南侧或者东侧经常会出现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甚至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尽管这个东北冷涡离我市很远,但冷涡内蓄积的冷空气渗漏南侵,导致我市近期持续降雨、降温,出现“五月寒”。
根据市气象台的预报,“五月寒”将持续到11日,之后我市开始“冷暖大转换”,最高气温将达30℃,最低气温也一路走高,最高可达20℃,初夏气息扑面而来。当然,这还达不到气象意义上的入夏标准。在气象学上,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则第一天为入夏日。本周我市平均气温为20℃~20.5℃,离气象意义上的入夏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本周后期中午穿短袖基本成定局。
本周气温虽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前期早晚温差较大,大家出门要做好准备,适时增减衣物。
春夏之交 养阳最重要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立夏已过,我们将很快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夏天。春夏之交,阳光充足,气温上升,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但也是一年中天气复杂多变的时候,此时节养生的关键在于养阳。
市中医专家娄琪说,“春夏养阳”,这个时节养生的关键在于让阳气更加合理、茁壮地“生长”。阳气就是人们所说的“火气”,火气不足就会感觉四肢发冷、体凉胃寒。而保养阳气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捂”,因为春夏之交,天气乍冷乍热,该“捂”的时候一定要“捂”。
饮食上,我们要注意构筑起坚实的防线。此时节的饮食宜清淡,应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可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这样既能补充水分消减内热,又能补养我们的身体。由于这个时节人体的器官比较活跃,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大,因此,我们应适当补充鸡蛋、肉类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以及蔬菜、水果等高纤维食品。
此时节要保证睡眠时间,睡好子午觉。每天22时准备入睡,23时前进入梦乡;早上六七时起床,午睡3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让身体得到及时的放松,有助于消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此外,我们还要重视运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早上5时至7时是每天阳气增长最快的时段,在这个时段运动较为合适。但要注意的是,运动不宜过度,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至微微出汗即可。(全媒体记者:张仲鹏;实习生:徐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