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气温回升天气平稳 最高气温均超过20℃
最近的天气让人挺郁闷,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太阳经常玩“失踪”,冷空气还时不时来“捣乱”。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这一轮沙尘天气虽然对我市影响比较小,但也带来了轻微扬沙或浮尘天气,空气质量有所下降。3月26日,我市开启升温模式,春意渐浓。
从本周起,我市就要回归春天该有的样子:阳光和煦、软风徐徐,气温不高不低。根据市气象台的预报,本周我市最低气温7℃~8℃,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平均气温为14.0℃~15.0℃,雨水很少,正是踏春好时节。
到了3月底,天气渐渐变得“心平气和”,大部分时间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虽然天气总体向好,但乍暖还寒才是春天的常态,早晚依旧微凉。市气象专家说,虽然天气转暖,最高气温超过20℃,但早晚气温依然较低,温差在10℃以上,市民要关注天气变化,早晚出门注意保暖。此时节,穿衣可选择“洋葱式”穿衣法:内层可选择柔软、透气的纯棉衣物,中层选择毛衣等保暖衣服,外层则选择防风效果较好的衣服。气温升高时,可一层一层地“剥”下“外壳”;气温降低时,再一层一层穿上。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春游》道出了春天的最佳“打开方式”。近年来,我市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如今,开封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美景。随着我市气温回升,不少市民来到户外赏花观景、放风筝……以不同方式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之美。
春季“特困生”如何解“春困”?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不少人饱受“春困”困扰,变成“特困生”,他们整天昏昏沉沉、疲乏不堪,打不起精神。
市中医专家娄琪认为,“春困”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是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时人体产生的一种症状。“春困”虽然不是病,但属于人体亚健康的表现。特别是经常熬夜、缺乏锻炼的人群,“春困”现象比较明显。
生活中,很多人用延长睡眠时间来解决“春困”,这是不对的。娄琪说,睡眠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营养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舒等。正所谓“久卧伤气”,没病也会睡出病来。“一般来讲,成年人的睡眠时间以6小时~8小时为宜,每天睡8个小时足以恢复体力。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时间不要超过8个小时。”娄琪建议,有条件者可在午饭后小睡半个钟头,睡醒后以清水洗脸,醒神又补充精力。没条件午休的,可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10分钟,也能让身心解乏。
除了保证良好适度的睡眠、早睡早起外,合理运动、科学饮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春困”。
春天应多吃新鲜、易于消化的蔬菜,如胡萝卜、荠菜、小白菜等,烹饪时加些葱、姜、蒜等作料,有祛湿、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另外,当头脑混沌不清时,不妨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听听音乐、做做运动,让大脑得到适当的放松。
缓解“春困”,最宜加大感官刺激。春季是适合外出的季节,空闲时不妨走到户外,欣赏自然风光。多远眺,能给视觉带来良好刺激,有助缓解“春困”。(全媒体记者:张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