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技能的黄金时代——开封市以职业技能竞赛推动高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综述
人才蔚起,国运方兴。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近年来,开封市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全力培养一支优秀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以赛促教、以赛促培、以赛促评、以赛促建,人人勇做技能人才先锋,处处绽放汴梁工匠风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技能人才基础。
开封选手在连续两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勇夺金牌和铜牌,开封成功举办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49届,开封选手在国家和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获得金、银、铜牌和优胜奖数量多次在河南省名列前茅,“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初现。有力推动高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朝着把开封建设成为中部职业技能竞赛重要举办地和高技能人才高地迈出坚实步伐。
搭平台明标准 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在开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封市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能力素质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支撑。特别是其搭平台明标准,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取得良好成效。
“赛”出精彩。开封市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蓬勃开展,由人社牵头,教育、工会、妇联等有关单位近年共同组织开展了17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12届餐饮服务竞赛、11届环卫保洁竞赛、9届绿化工竞赛,广泛开展电工、焊工、道路巡视工、出租车、烹饪、茶艺、服装制作等各类行业职业技能比赛和技能提升活动。组织120余场次的导游员、管道工等“单一”专业技能,小笼包子、电商直播等职业工种“最小单元”的“小评比、小比武、小练兵”,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日臻完善。
“赛”出认可。近五年来,开封市累计承担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国家级职业技能赛事7场,全国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等省级综合职业技能赛事7场,河南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等省级专项职业技能赛事35场,涉及职业工种60余个,项目类别涵盖了世赛项目、国赛精选项目的72%,接待参赛人员3000余人次,凸显开封市承办职业技能赛事能力。
“赛”出标准。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开封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规范了大型赛事活动的组织管理、运行监督、选手激励,有效推动了重点产业发展、促进了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促进开封市技能竞赛“扩面、提质、增效”,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比技能展风采 勇创佳绩彰显开封实力
技能竞赛是弘扬技能风尚的窗口,更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抓手。近年,开封市比技能展风采,勇创佳绩彰显开封实力。
闪亮世界技能奥林匹克。2019年,在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开封选手、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学生贺江涛取得铜牌。2022年,开封选手、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姜雨荷代表中国队,在奥地利萨尔斯保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夺得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冠军,实现了中国在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这是开封选手第一次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夺取金牌,也是开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又一突破性的重大成就。
登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2020年,开封14名选手代表河南参加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获得1金2铜9优胜,奖牌数约占河南省奖牌总数的六分之一。2021年,在全国乡村振兴技能大赛,开封选手夺得1金2银3铜6优胜的佳绩,开封技师学院李文航夺得全省唯一一枚金牌。2020年以来,开封选拔55名选手参加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健康照护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全国行业技能竞赛11场,获得金牌4人、银牌4人、铜牌7人,一等奖9人、二等奖12人、优胜奖16人。近日,再传捷报,由人社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飞行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赛项在黄山赛区顺利举行。由开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工程学院张丹、王懿担任指导教师,无人机测绘技术专业学生乔明星、孙要磊组成的代表队,经过激烈比拼,取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荣获本次大赛一等奖。
出彩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在2022年全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封代表团夺得4金7银9铜31优胜,金牌银牌数和奖牌总数位居河南省第二名、铜牌数和优胜奖数位居河南省第一名。2020年以来,开封选拔495名选手参加第二届全国新能源关键技术大赛河南省选拔赛等全省行业技能竞赛29场,获得金牌41人、银牌19人、铜牌15人,一等奖80人、二等奖95人、三等奖65人、优胜奖57人。
建基地育人才 夯实竞赛培训保障优势
技能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的中坚力量,是高质量就业的主要群体。当前,新技术革命、现代经济和产业体系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劳动者,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是破解命题的关键。为了让每一名技能人才都有出彩机会,鼓舞他们踏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开封建基地育人才,夯实竞赛培训保障优势。
高标准建设竞赛集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新基地、提档升级旧基地等多种方式,打造高水平集训基地。全市拥有电气装置、水处理技术、化学实验室、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4个国家级世赛集训基地,工业控制、重型车辆维修、机电一体化等23个省级世赛集训基地。2020年以来,先后投入980万元建立制冷与空调、增材制造等14个省级世赛重点赛项提升项目基地,为选手在竞赛中争金夺银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竞赛集训模式。采用基地与基地互动的方式建立训练体系,改变过去长期一地一室集训的方式,让选手在不同基地开展技术交流和训练活动,先后组织7轮次60人次的世赛、国赛选手前往山东、重庆、福建等国家集训基地参加轮训,提升选手在技能水平、职业素质、身体体能、心理素质以及语言表达和对竞赛相关规则的理解程度等方面能力。
探索竞赛人才培训模式。把竞赛的理念、做法、组织模式、技术路线等引入教学培训工作中,形成“竞赛引领,梯队助推”的培养模式,开封技师学院建立起从院校到市级、省级、国家级、世界技能大赛的“五级递进”选手选拔培养参赛机制,确保了“种子选手”能脱颖而出,电气装置项目已开启第48届选手的选拔和储备工作。
立典型树榜样 持续强化竞赛成果运用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是技能兴国的时代强音。近年,开封立典型树榜样 ,持续强化竞赛成果运用,取得良好成效。
对竞赛成绩特别突出的选手“高看一眼”。2021年10月,2022年7月,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代表开封市委、市政府相继接见参加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河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对其表示热烈祝贺。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电工项目金牌选手李文航被评为“开封市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荣登“开封好人榜”,获得国家奖学金,其事迹引起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广泛关注,并受邀参加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大地讲堂》跨年演讲。
对竞赛成绩特别突出的选手“厚爱三分”。开封出台《东京英才计划》等政策文件,明确竞赛获奖者“可直接申报相应系列高级职称,可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予以奖励,可纳入事业单位招聘“绿色通道”,可不受名额限制优先参加各类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为竞赛选手谋福利。开封市享受国务院、省、市特殊津贴技能人才的6人中,半数有竞赛经历背景。三年来,有6名竞赛获奖选手通过“绿色通道”,被招聘到事业单位工作。
对竞赛成绩特别突出的选手“尊重有加”。近年来,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开封市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5人、省级技术能手称号157人、市级技术能手称号1410人。五年来,全市竞赛选手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26人、市“五一劳动奖章”523人。共青团开封市委、开封市青联授予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13名获奖选手“开封青年五四奖章”。
在开封,技能大赛引领“技能崇拜”已蔚然成风,让全社会更加注重技能工作、认同技能成才、投身技能报国,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全媒体记者:王予杰;通讯员:年介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