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两次开闸 冷空气再秀实力 最高气温将“打对折”
上周,我市冷暖空气势力明显减弱。大雪节气过后,气温走上回升之路,最低气温恢复至0℃,最高气温接近两位数。但这种平静似乎过了头,空气变得“浓稠”,时有大雾天气出场。
不过,这种平静将被打破,因为西伯利亚“冷库”逐渐恢复元气,蓄积了大量冷空气,冷空气南下并将影响我市。
根据市气象专家的解释,影响我国的冷空气都是在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形成的。当冷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决了堤的海水一样一泻千里,气势汹汹地向我国袭来。每一次寒潮爆发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会减少一部分,气压也会随之降低。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冷空气又重新堆积起来,孕育新一轮寒潮或较强冷空气。
据分析,即将大举南下的冷空气与本月初的那次寒潮不太一样,这次西伯利亚“冷库”将“开闸”两次,把冷空气分成两股释放,这样会导致两个后果:一是能量分散;二是冷空气持续南下,寒冷时间延长。第一股冷空气势力较弱,从明天开始影响我市,最低气温变化较为明显;第二股冷空气势力明显增强,将于12月16日影响我市,最高气温将“打对折”。
本周将有两股冷空气影响我市,虽说除16日外,最高气温变化并不是太大,但早晚较为寒冷,大家还是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本周我市依然无降水,气候干燥。市气象专家提醒,市民要注意用火安全,老人和小孩尽量减少外出,注意防止流感和呼吸道疾病发生。
冷空气来袭 你的免疫力准备好了吗
何谓冷空气?市气象专家解释,水平方向上位于低温区的空气称为冷空气,它分为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寒潮。当较强以上冷空气来临时,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对突如其来的寒冷刺激难以适应,如果没有及时保暖就容易受凉,导致免疫力下降,给病毒入侵以可乘之机。
冷空气会使人体血管收缩,导致血液黏度增加,冠状血管阻力增大,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缺氧等。
免疫力低下是一切疾病的源头,如果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保护作用,人体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为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发生,在寒冷季节,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规律休息。不少人在气温适宜时作息不规律,当冷空气来袭,人体免疫力就会下降,进而引发感冒等。所以,大家在任何时候都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同时多补充水分。
营养均衡。进入冬季,人们的食欲会大增,空气干燥时,应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比如苹果、梨、银耳等,少吃辛辣之物。除此之外,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和瓜果蔬菜,有助于增强提质。
用冷水洗脸可以提高耐寒能力,晚上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二者皆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此外,大家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步行、跳操等锻炼,增强自身体质。
专家提醒,市民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用围巾等护住脖子、胸口,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寒潮来临时应注意头部保暖,多饮温水,增加体液,饮食不宜过饱,避免长时间在室外活动,建议有晨练习惯者暂时取消室外晨练。(全媒体记者:张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