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冷空气接连来袭 气温波动 昼夜温差大
近段时间,我市气温较之前缓慢回升,最低气温为两位数,最高气温大都是“2”字开头。天气晴好、气温平稳,让人感觉不到秋寒。早上进行核酸采样时居民衣着又出现了“乱搭”现象,秋装、羽绒服,甚至衬衣、凉拖,穿啥的都有。
相较前段时间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的好天气,这几天我市白天虽温暖许多,但天空略显灰暗,尤其是早晨,登高远眺,远处的景物有点模糊。
不过,从10月31日晚起,一股弱冷空气就要影响我市。据中央气象台预测,这股冷空气虽然不太强,但对我国东北部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不但导致气温大幅度下降,还会带来雨雪天气。这股冷空气到我市时力量已小很多,将造成最高气温的略微下降,对最低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大一些,使得我市最低气温重回个位数,夜间和清晨寒凉感明显。
本周我市天气的最大特点就是弱冷空气活动频繁。周三后我们将迎来另一股弱冷空气,这股冷空气将使我市最高气温降至15℃左右,最低气温受到的影响反而较小。整体上看,本周气温多波动,昼夜温差大,市民要根据天气变化增添衣物,避免伤风感冒。
最近一段时间,我市冷空气活动减弱、暖空气活动频繁,已经让我市平均气温偏高,如今的冷空气只不过是“修正”近期偏暖的气温。
频繁的冷空气未能给我市带来降水。天气干燥,很多市民感受到秋燥的“威力”,嘴唇起皮、容易口渴、皮肤干燥等。专家认为,秋燥最恼人,而到了冬季或春季,人体已经适应了干燥的环境,所以燥的感觉没有秋季明显。缓解秋燥,除了补充水分,还可以多吃些养肺润燥的食物,如百合、梨、山药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涂抹润肤霜或润肤露,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深秋时节 注意防燥防感冒防心脑血管疾病
深秋是气温变化最剧烈的时节。究其原因,一方面,这是由气候本身决定的。此时节气温日较差较大,也就是说,一天中,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深秋时节冷空气活动最为活跃,每次冷空气入侵都会带来大幅度的降温,前几天与后几天,甚至相邻两天,温差也常常大得惊人。这样的气候状况和天气变化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
市中医专家娄琪认为,深秋是感冒多发时节。当冷空气突然袭击时,人的鼻黏膜受到刺激,抵抗外界病菌侵袭的能力降低。与此同时,冷空气对病菌的活动起到促进作用。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人体抵抗外界病菌的能力就会有所下降,容易患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当然,气温降低只是诱发感冒的因素之一,凡是能引起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因素,如着凉(尤其是足部受凉)、疲劳、酗酒、睡眠不足等,都容易诱发感冒。当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多种病毒,如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会乘虚而入,从而引发感冒。同时,大家要正确理解“春捂秋冻”,秋冻要适度,更要因人而异,一定要以自己的感受为准。
深秋时节的冷空气多半是干冷的,水分含量极少,容易诱发嘴唇干裂等。所以,在深秋时节,大家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梨、荸荠等具有生津滋阴作用的食物。当然,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维生素。
深秋时节的冷空气虽不如冬季那么强,但天气冷暖不定,而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脑梗死、冠心病患者受到冷空气刺激时,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全媒体记者:张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