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胸科医院:拯救“心脏癌症” 迎来健康“心”生
河南手机报 程琛
2023年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也是孙占仓与人工心脏相处的第242天。
2008年开始,孙占仓就开始感觉经常性的胸闷气短,每当干活,甚至是多走几步路,这种情况就变得愈发的严重。据他回想,这15年来,天天不是在住院,就是奔波在医院的路上,每次治疗之后,情况就会好转,但是好景不长,会再次复发,并且越来越严重。
最后,他来到了河南省胸科医院,被诊断为左心室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葛振伟说。
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 十一病区主任 葛振伟
所谓心力衰竭 简单点来说就是心脏跳动力量(泵功能)不行了,按临床上来分析的话原因太多了,像什么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高血压、甲亢、糖尿病……等等等等
反正只要造成心脏损伤的疾病最后都能导致心力衰竭,心衰被称为“心脏病中的癌症”。根据权威报道,心衰经诊断后5年内死亡率高达50%。发展到终末期后,治疗管理手段则极其有限,单纯药物治疗则效果不佳,心脏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中国有近1300万心衰患者,其中有约100多万为终末期心衰,而心脏供体短缺是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
孙占仓入院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呼吸困难,全身水肿,脏器组织缺血、缺氧等症状。
在经过详细检查之后,葛振伟主任多次与孙占仓及其家属沟通,最终决定为孙占仓植入心室辅助装置,也就是人工心脏。
人工心脏的本质就是一个泵,它和人的自身心脏并联在一起工作。将泵的入口接到心脏,出口接到主动脉血管。于是,自身心脏不再需要那么费力地直接将血液泵入到动脉血管,只需要轻轻松松地将血液送到机械泵,机械泵再对血液进一步加压,然后送到动脉血管。这个机械泵就是人工心脏,其功能就如同汽车上的涡轮增压器
2023年4月5日,一场需要莫大的勇气来应对的手术,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手术室开始进行。这是一场注定不简单的手术,为了顺利实施手术,奋力挽救患者生命。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脏外科多次组织医院多个相关部门、科室多次进行研讨。此外,人工心脏厂家---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专门派出顾问专家、工程师来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中午11时,患者被推入手术室。紧张的气氛弥漫于空中,“谨慎”二字贯穿于手术始末。此次为孙占仓植入的是同心医疗研制的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超小型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慈孚®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重量仅为186克。
下午2点,“人工心脏”置入完毕,与心脏并联,一头连着左心室,一头连着人的主动脉。血液从左心室经“流入管”进入“人工心脏”内,“人工心脏”再将血液推动,经“流出管”输送至主动脉,从而辅助患者血液循环。历时4个小时,孙占仓平安返回监护病房,这颗人工心脏与患者体内那颗艰难跳动的心脏一起,将继续维持他的生命。
痊愈之后,孙占仓已经行动自如,作为人民教师的他,也已经重返讲台。虽然每天都需要背着背包,每天都需要给电池充电,但是用他的话说:“能够活着,能够重新返回工作岗位,能够重新实现生命价值,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这个鲜活的生命得以被延续,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总体来说他是幸运的。人工心脏的诞生,也给数以千万计的心衰患者带来了希望。
“虽然国产人工心脏已于2022年年底上市,但是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手术治疗相关费用还是让很多终末期心衰患者望而却步,从2023年年初开始,我们医院设立“河南省胸科医院专设人工心脏救助基金”,对植入人工心脏的患者资助治疗费用,帮助更多心衰患者迎来“心”生”。河南省胸科医院名誉院长王平凡说。
河南省胸科医院名誉院长 王平凡
从河南省胸科医院专设人工心脏救助基金设立至今,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已成功为包括孙占仓在内的总计8名心衰患者植入了人工心脏,让8个困难家庭重见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