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相机,白发翁容光焕发

洛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06-30 15:51 我要分享

看,朱天文老人有这么多荣誉证书

老人买的第一台相机

老人拍摄的作品《穿越时空》 (受访者供图)

拿起相机,今年71岁的朱天文容光焕发。从老式的胶卷相机到现在常用的微单,他如数家珍。

  朱天文是我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一休养所的一名军休干部。他曾是一名工程兵,非常喜欢摄影。从零星兴趣到重拾梦想,他在逐梦路上奔跑近50年。

  01 为老兵拍合影 种下一个摄影梦

  “我当兵那会儿,一般只有部队的宣传干事才有一台相机。想一睹风采很难,想借来把玩两下就更难了。”近日,记者应邀来朱天文老人家串门,老人一边擦拭相机,一边打开话匣子。

  朱天文祖籍河南商丘,1968年参军。在西北、西南地区的12年间,他曾担任过营部文书,处理文字、图片等工作。

  “大概是1973年的一天,我第一次见到相机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朱天文回忆,当时是别人正为退伍老兵拍合影,他远远地观望,待人群散去便急忙上前咨询、打量。对方见他兴趣盎然,便教了他两招入门操作。后来,他又遇上老兵合影,便“上手”试了试,这成了他人生中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摄影梦也从此种下。

  开山、修路、建桥等都是工程兵的任务,因任务需要,朱天文进山建设工程数年。“隔一段时间,我们就需要记录一些在技术革新方面的影像资料,于是我向宣传干事借来了相机。”朱天文说,因资源紧缺,一般只能借来一小会儿。一次,他趁机叫来战友拍了几张合影,然后自己在暗室里冲洗出来。

  2019年,阔别近40年的老战友首次相聚,他们重回当年的工程建设地。虽已头发斑白,但听到战友们亲切地叫他“老排长”,朱天文感慨万千。其间,有人拿出当年的合影传阅,谈笑间回忆军旅青春。

  “幸好当年拍下了几张照片,留下些许念想。”朱天文说,那一天,他用自己的相机,定格下了这次重逢。

  02 发挥个人专长 编纂单位内部图文资料

  1980年,朱天文来到原工程兵洛阳干休所工作。在这里,他兢兢业业,一头扎进服务军队离休干部、老所改造等工作,从一名助理员逐渐成长为所长。

  工作期间,朱天文还发挥个人专长,参与编纂了《难忘的岁月》《永久的纪念》《历程》等内部图文资料。

  2003年,朱天文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哈苏胶卷相机,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提高摄影水平,服务工作所需。

  2009年,朱天文退休。退休后,朱天文也没闲着,从风光摄影到纪实摄影,他几乎跑遍全国,不懈逐梦。

  如今,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洛阳市摄影家协会顾问等。在其影响下,妻子也从“摄影助手”成为一名摄影师。

  03 曾斩获大奖 在逐梦路上不停歇

  朱天文凭借摄影所获的荣誉证书有厚厚一沓,部分作品用于参展或被当地美术馆收藏。其中,在2010年的“龙门石窟申遗成功十周年摄影大赛”中,朱天文凭作品《穿越时空》斩获金奖。

  “龙门石窟,举世瞩目。不光咱们本地摄影师,我相信很多国内外摄影行家都拍过,所以该怎么拍,我也构思很久。”朱天文说,他灵机一动——多数人选择在晴天拍照,他何不反其道而行,在雨天拍摄?于是为了一场雨,他等了好几天。

  终于,下大雨了。当街上人都往家跑时,朱天文扛着相机和一把雨伞奔向景点。在卢舍那大佛前,朱天文蹲守了一个多小时,拍了不少游客撑伞欣赏大佛的瞬间,他给其中一幅起名《穿越时空》。

  “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在摄影路上,我还是一个‘新兵’呢!”提起过往,朱天文很谦虚。如今每个双休日,他还会定期参加本地“河洛摄影俱乐部”的交流分享活动,收看摄影直播课程充电。

  走进乡村为农民家庭拍摄全家福;在每年的牡丹文化节期间,作为摄影志愿者为游客拍照留念……在创作之余,朱天文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朱天文虽然已经退休,但只要所里有活动或有拍照需要,他都会扛起相机,冲在前面。

  ■记者手记

  不少老人,年轻时都曾有梦。或许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搁浅”在岁月里。朱天文的摄影梦,断断续续近50年,但点滴爱好终能汇成璀璨星河。您看朱天文,逐梦,啥时候开始都不晚。

责编:刘玉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