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逆行三轮战“疫”线 焦作人防人这样做
“棉帽、棉鞋、棉大衣一件都不能少,口罩、手套、消毒液一样都不能落。面对疫情决不能掉以轻心,面对群众决不能着急上火,面对分配决不能挑三拣四。”在“焦作人防疫情防控群”内,老队员向新队员传授经验,“要是群众不配合扫码怎么办?要是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怎么办?要是入户走访没人开门怎么办?”相应的,新队员也在群内向老队员求援。
2020年2月、2021年8月、2022年1月,三次不同时间、三次下沉一线、三次阻击疫情,全国上下万众一心,齐心抗疫,共克时艰。在逆行队伍中,当然少不了“应急支援”的人防队伍,而在焦作人防的防疫队员中,有8个人已经是第三轮到社区一线参与防疫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为“能力作风建设年”领航前行,他们用经验和勇气为新队员作指路明灯。
杜素珍(左)逐一验证进出人员健康码
中年得子的杜素珍,在第一次防疫时就撇下不满两岁的二宝,如今孩子四岁了,为了社区防疫,她又一次把照顾家庭的重担推给了爱人。“谁没有家人,谁家没有事儿,我的经验还是要多些的,让其他人先回家吧。”
焦媛媛(右)入户调查
焦媛媛的爱人是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三轮疫情都在医院值守,而她则深入社区测体温、统数据、做消杀,忙得是不可开交。“儿子初三了,在家上网课,你就不能和领导反映反映?”“这是工作,我是党员,必须克服!”手机联系、视频“拌嘴”就是防疫期间这对夫妻的见面常态。“他救人,我帮人,即使是冬日也觉得暖洋洋的。”
王长江(右)卡点检测体温情况
“不动如山”王长江,是小区居民对他的新称呼,三轮卡点值守,他总是选择中午、晚上吃饭休息的时间做主岗,把困难和不便揽在自己身上,把安心和放心留给居民群众。他还主动担起居家隔离人员的体温、健康检测工作,架起信息传递的桥梁。“岁末年初,各项工作都在收尾,作为‘老人防人’‘老党员儿’,我义不容辞。而且远亲不如近邻,这儿都是我的亲人,防疫值个班儿不算什么。”
潘付岗落实车辆扫码进出
郝杰社区滨河小区卡点的夜班被潘付岗承包了,“我做不了档案信息建设的细活,值个夜班还是没问题的。”,三轮防疫,他总是用这样的回答谢绝社区为他调整的其他岗位,始终在第一线坚守。
靳卫星持壶步行消杀
那个在“兴阳公寓”各个楼栋进进出出的人正是靳卫星,入户摸排、物资运送、隔离检测,他都驾轻就熟,“我是老兵,还是我来吧。”,三轮防疫变的是时间、是地点,不变的是“不善言辞”的靳卫星的军人本色。
陈魁(左)帮居民登记车辆信息
“一登两查一测一消一指南”制度已经成为东王封村茂源小区的防疫一线的常态化制度,而他的发起人正是陈魁,一个高高大大的90后,“请戴好口罩,出示行程码,配合体温检测。”算起来,这句话他应该已经重复了上千次。
始终坚守岗位
闫杰、王亚斐,两个不同小区的人防防疫队员,顾不上午休,依然在岗位上值守。“疫情不止,我们不退”这是他们的誓言,也是人防防疫队员不变的坚守。
据了解,此轮下沉社区开展防疫工作前,市人防办考虑这些队员已经参与两轮防疫值守,打算换全新队伍下沉一线,却被他们主动请战的热情所感动。“面对艰难险阻,你们勇往直前,都是好样的!”市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杨树亮为防疫老队员们打“call”。(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