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武店村第一书记刘峰:软籽石榴助脱贫

《河南脱贫攻坚故事会》 04-13 21:39 责编:刘晓帆 我要分享

2017 年 11 月, 受河南省委组织部委派,刘峰来到了南阳市淅川县武店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武店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2017 年年底有 696 户 2844 人, 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69 户241 人。因为地处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有山不能牧,有水不能渔”,刘峰和村“两委”一班人反复商议,下决心引进突尼斯软籽石榴,努力做强种植产业。采取“公司 + 村合作社 + 农户”办法,当年就流转土地 1800 多亩,给大家带来了美好憧憬。

种石榴说起来轻松,可是干起来远远没有那么容易,必须得注重创新科技思维,建设“ 智慧果园 ”。武店村积极承接各级科技部门、科协组织开展的“ 百千万科普工程 ”项目,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进田间、进果园、进市场,让科技成为软籽石榴产业化发展的新引擎。

田间管理是个大学问,武店村利用豫广网络平台,规划建设视专家在指导软籽石榴种植频监控系统,对种植、施肥、管护、采摘等实施全过程监控;利用农用无人机植保替代人工施肥,使用遥感监控技术实时监测果园温度湿度,进行灾情预报和信息提醒,装上了“ 千里眼 ”“ 顺风耳”。

2020 年 9 月,渠首软籽石榴顺利通过国家绿色认证,正在申请国家有机认证。村民形象地说,咱这石榴“喝”的是丹阳湖的天然矿泉水,“吃”的是生物有机肥,“贴”的是质量可追溯的有机认证品牌,正在成为生态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武店村拓展推行平台化营销,常态化举办电商技能培训班,借助京东、淘宝、抖音等电商和融媒体平台,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线营销模式。在第三届中国石榴博览会上,渠首软籽石榴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这个软籽石榴基地可真是好得很啊!”党员贫困户沙聚忠感慨道。他是依靠软籽石榴脱贫致富的一个生动典型,带头试行“返租倒包”,果实收成全村第一,年收入增加 3 万多元。他爱人乔玉良掩饰不住脸上的喜悦之情,开心地说:“这个石榴基地带给了我最大的好处!我患癌症做手术已经 4 年了,到现在还能活蹦乱跳的,主要靠在石榴基地除除草、浇浇水,还去村部广场跳跳舞,就图一个勤快劳动、开开心心!”

为了帮助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村里与龙头企业仁和康源公司协商,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归龙头企业,实现了“一地生六金”,即土地流转收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返租倒包得佣金、入股分红分股金、果品抽成提酬金、产业奖补有奖金。具体为租金,每亩地每年 800 元;薪金,人均月收入 1800 元至 2500 元;佣金,在试行“返租倒包”的基础上,推广这一管理办法,贫困户优先与带贫主体签订管护协议,每 35 亩果园为 1 个单元,每亩每月 51.4 元,每个单元管护费用每年 21588 元;股金,扣除企业服务费、地租(按每亩 5000 元提取)后,享受 50% 果园纯收益分红;酬金,精品果提成 1 元 / 斤,商品果提成 0.5 元 / 斤,小杂果提成 0.1 元 / 斤;奖金,实行林下套种红薯、辣椒等农作物,收成归农户所有,对贫困户给予产业奖补 400 元 / 亩,这些举措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

“短中长”三线扶贫产业在武店村多头并进,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围绕短线抓“现钱”,发展蔬菜、香菇、黄粉虫等种养业。围绕中线谋“致富”,发展软籽石榴基地,新建扶贫车间,引进“凤凰蛋卷”饼干加工项目。围绕长线造“恒业”,依托南水北调干部学院、渠首北京小镇及文化和民俗一条街、丹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发展乡村旅游,重点打造南水北调精神情景体验教学基地——武店农庄,努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喜看今日新武店,荒山变绿了,农民变富了,农村变美了,乡风变淳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2020 年 1 月 4 日,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元旦扶贫特别报道《出新招 用实招 摆脱贫困》中,淅川县武店村软籽石榴惊艳亮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