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司令”是这样脱贫的

河南脱贫攻坚手机报 03-16 18:11 责编:朱晓玲 我要分享

  宋军胜,鹤壁市浚县善堂镇杨梁村人,35 岁,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脱贫致富典型,大家对他这个“羊司令”相当佩服。

  2020年6月11日傍晚,杨梁村南侧第一户农家,一个身材偏瘦、肤色黝黑的男子,骑着电三轮驶入院中。下车时,男子单手从三轮车上抄下一只绵羊,拖入了羊圈,他就是宋军胜。

  宋军胜并不是生来就只有一只胳膊,出事那晚仍恍如昨日。2005年,宋军胜在河北魏县务工,当时是他结婚的第二年,妻子有孕在身,幸福的小日子才刚开始,但是一场车祸打碎了他一家原本幸福的生活。驾驶员肇事逃逸,他受伤严重,只能截去了左臂。说到这段经历,宋军胜的妻子在旁默默落泪。

  然而,对于宋军胜而言,真正的“黑夜”是之后的生活。面对失去左臂、外债、无法再外出打工的现实,20多岁的普通农家汉子,一下从天堂跌落谷底。可是面对妻儿老小,宋军胜必须站起来。“不能一直在家坐吃山空,必须干点啥!”经过一番挣扎后,宋军胜决定在家搞养殖。他先后养过土元、猪、兔,虽然钱没有赚到,但却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

  2015年,杨梁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宋军胜得到的第一个好消息就是:村里发羊了!他报名后顺利领到了8只羊,加上自己家里的10只羊,也算小养殖户了。另外,他还能去上专业的养殖技术培训课,这个半路出家的养殖散户逐渐向“正规军”靠拢。

  2016年的大多数时间,整羊价格基本在每斤10元左右,他觉得价低,咬着牙不卖。年底,羊价涨到了每斤14元,他此时出手,挣到了养羊的第一桶金,五六千块钱。

  “这一辈子都要感谢这几年我们村的驻村书记,他们帮助我很多。”宋军胜说。比如驻村书记赵北林,在卸任前专门为几家贫困户争取了每户每人每年3000元、共3 年的“家庭产业扶持资金”,宋军胜正是用这笔资金扩大了养殖规模。

  焊羊棚、配草料,剃羊毛、打疫苗,配种、接生……宋军胜用勤劳的单手,将羊群养殖规模从最早的10只发展到目前的100多只,成为村中规模最大的养羊专业户,“羊司令”名副其实。

  2018年,宋军胜又借助驻村第一书记帮他申请的扶贫贷款搞起了羊饲料生意。他将调配后的饲料拿来单独出售,增加了养殖的附加值,相当于多了一条小产业链。

  “家里这两年差不多每年能有个 8 万左右的收入。将来计划把我这儿建成一个标准化的养殖基地。”宋军胜胸有成竹,满面笑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