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助推脱贫攻坚

河南脱贫攻坚手机报 11-17 09:35 责编:朱晓玲 我要分享

近年来,河南省淇县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尤其是注重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紧紧抓住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这一关键,创新实施了“头雁领航”工程,通过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增强精准脱贫战斗力,取得明显成效。至目前,先后回引新乡市质监局原局长徐光等43名“头雁”回村任职,引进脱贫致富项目27个,筹集各类资金9300万元,新建企业9家,办惠民实事960多件。

一、抓准“主角”,精选人才

  针对部分村级组织带头人本领不强、观念不新、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突破传统的村级组织选人用人观念,把淇县籍在外就业、创业的成功人士纳入到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备选范围,发挥他们人脉广、资金足、眼界远、经验多等优势,引导他们反哺桑梓、振兴乡村。对全县在外人士进行了细致摸排,对照“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奉献精神突出”的标准,分批筛选出成功人士作为“回引”对象,按照示范先行、以点带面的思路,逐步推动“头雁领航”工程全面开花。

二、强力回引,标杆带动

  牢牢抓住亲情、乡情这一纽带,通过县委书记电视讲话、邮寄一封“家书”、县乡干部登门拜访等方式,持续营造出了人才回归的良好氛围。目前,成功回引的43名“头雁”中,有从县处级领导岗位上退休的干部,有大型民营企业中层负责人,有艰苦奋斗、事业有成的个体老板,涌现出的优秀农村带头人也带动形成了一批脱贫攻坚示范群体。如灵山街道大石岩村,党支部书记徐光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理思路、聚人心、强组织、谋发展,成立“七老团队”,迅速集聚村内正能量,紧抓思想教育,迅速扭转不良风气;组织群众发扬“村里有钱计发工资,没钱自愿义务劳动”的奉献精神,坚持以“记工分”的形式,全力推进村内旅游景区建设;将村内闲置小学进行改造,建成了大石岩人民食堂,修建了容纳200辆大小客车的停车场,利用扶贫资金,为村内购置了5辆观光车,完成了蜘蛛上亮化、文化广场、文化戏台、游客中心大棚配套等11个项目的建设,村内生产生活条件和旅游发展条件显著改善;经过三年努力,2019年该村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并通过乡村旅游实现了村域大跨越、大发展;以大石岩党支部书记徐光为原型的大型豫剧《头雁归来》在全市巡演,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以《“头雁”回归创业带富——河南淇县探索选拔优秀农村带头人新路径》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

三、精品教学,优化培训

  为帮助回归人才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水平,淇县用县内最好的课程设置和经费保障,采取小班授课、精品课程的形式,先后举办农村带头人“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等专题培训班40余期,组织回归“头雁”到浙江省安吉县、陕西省袁家村、山东省寿光市、四川省成都市等全国先进示范点实地学习,帮助他们拓宽思路、明确目标、鼓足干劲。通过培训,黄洞乡鲍庄村头雁回归第一书记冯增智谋划了“四个1000亩”发展规划,明确了要把荒山变成花果山、把生态林变成经济林,把穷山变财源,实现鲍庄村人均林果树200株、人均增收超万元的目标。西岗镇秦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树祝规划实施的“朝歌民俗文化体验地”,先后建成了小吃街、精品四合院、月季迷宫等项目,在2019年春节假期期间,接待游客达13万余人;2020年,秦街村采取“党建+产业”的发展模式,又集中发展黄桃种植产业,全村种植黄桃树500余亩,建设了20个温室大棚,并辐射带动全镇推广黄桃种植。2020年,全镇新增黄桃树种植面积1600亩,新栽种桃树苗18.7万株,流转土地2000余亩,百亩日光温室黄桃种植项目正在快速建设中,真正将黄桃打造成了“脱贫桃”“致富桃”,为推动西岗镇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四、管奖并重,激发动力

  制定出台《加大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力度工作指要》,对农村带头人的选、育、管、奖等各个环节提出指导性意见;印发《淇县加强“头雁回归”第一书记建设的若干规定》,明确回归第一书记在村党支部中的“班长”位置,落实生活补贴,加大扶持力度;专项设立“金雁奖”,每年通过评选,对获得“金雁功勋奖”和“金雁奖”的带头人奖励1万元,对获得“金雁提名奖”的奖励3000元,特别优秀的还可挂职为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挂职期一年,享受相应的政治和工资待遇。经过连续五届的评选,全县先后有100人次的村级带头人分别获得“金雁功勋奖”“金雁奖”和“金雁提名奖”,18人次挂职为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