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石龙区:产业转型促发展 城乡融合惠民生

    鸟瞰石龙。

    □王冰珂 闫增旗 姚海超

    煤乡巨变,非凡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顶山市石龙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这十年,石龙区聚焦全国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示范区、河南省城乡融合创新发展先行区目标,积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产业结构从“一煤独大”到“两主两辅多支撑”,城乡面貌更是加速蝶变。初秋时节,走进这百里煤海,去感受、见证时代的日新月异。

    壮大新动能,新经济引领转型发展

    8月11日,位于石龙区的河南百邦仓储物流有限公司营运大厅内一派忙碌景象:巨幅大屏上实时显示着货物热度分布图、车辆热度分布图、路线热度图等,工作人员忙着调度车辆、审核新注册的车主和货主资质,并进行在线结算。

    近年来,石龙区抢抓网络货运机遇,瞄准全国一流目标,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河南网络货运数字经济产业园,把网络货运发展作为做大做强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

    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石龙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独立工矿区。如何尽快摆脱煤炭资源濒临枯竭的困境,实现转型发展?

    河南百邦仓储物流有限公司自2020年7月运营以来,依托研发投运的百邦智运APP,不仅开通了网络货运和无船承运两大业务板块,还运用“互联网+智能物流”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公、水、铁多式联运。目前,平台注册车辆近3万辆,注册司机3.6万余人,业务覆盖河南、山西、内蒙古、新疆等26个省(区、市)。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营收达4.83亿元。

    数字经济的巨大魅力也坚定了该区转型发展的决心。为全面扭转“一煤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石龙区构建了“两主两辅多支撑”产业发展体系,现代煤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集群支撑作用更加凸显,陶瓷、碳素等成为产业发展新支撑,生物医药、新能源储能、数字经济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同时,石龙区坚持把“三大改造”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东鑫焦化、东方碳素等骨干企业技术工艺全面升级,中鸿煤化获评“全国能效领跑”行业第一名、国家绿色工厂。坚持以创新赋能,建成国家能源高效清洁炼焦技术重点实验室,培育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0.7%。

    以新经济为引领的转型发展,不仅重塑了产业结构,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石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原产业集聚区)入选国家开发区名录,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15亿元、117亿元,首次双双突破百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0.8∶77.4∶21.8优化为目前的1.3∶58.2∶40.5,产业结构日趋优化;2021年“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工作位列全市六区第一,2022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0%,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能源储能、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持续提升新兴产业支撑引领作用;坚持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力争煤化工、新型建材、碳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突破200亿元……石龙区产业转型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

    城乡一体化,打造生态宜居新石龙

    8月10日,在石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工业二路工程项目工地,大型卡车来回穿梭,大型挖掘机轰隆作响。

    “工业大道贯通路网工程是石龙区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目前道路基础建设基本结束,预计10月份建成通车。”石龙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局长陆保杰说。

    该项目只是石龙区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区认真落实“项目为王、实干为要”的理念,谋划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13个、总投资24.89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个、总投资21.07亿元,新建项目11个、总投资3.82亿元。

    近年来,石龙区聚焦深化城乡融合,建管并重,提质扩容,让石龙更有颜值。

    城市建设提速提质,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44个、完成投资30.4亿元,实施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项目7个、完成投资3.7亿元;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相继建成城市路网一期、二期,工业大道贯通工程,数字城管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修、改造道路13条27.1公里,干线公路占比、公路密度位居全市第一;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加快步伐,2000余户群众搬迁至中心城区,2021年城镇化率达到78.7%,高出全省21.7个百分点。

    城区之外,乡村发展也不落一人。近年来,石龙区聚焦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54个,10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843户2420名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覆盖率实现100%。同时,乡村振兴快速推进,昌茂纺织、昱祥农牧入选平顶山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连续举办两届“富硒红薯节”,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农村社区全部实现村村通、基本实现户户通,安全饮水城乡同网同质同价,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卫生室全覆盖;累计完成农村改厕11455户,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搬迁安置步伐,统筹推进农村社区集中整治、独立工矿区搬迁安置、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工作;构建“一区两带多节点”(石龙河西部生态恢复保护区、石龙河生态带和产居隔离带、城市公共绿地多节点)的生态格局;加强采煤沉陷区、矿山、石龙河等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随着城区品质提升和城乡环境更宜居,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石龙加速走来。

    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漫步在石龙区搬迁安置小区观湖佳苑,居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居民刘文正很是满足:“我们的日子越过越舒心,越过越有滋味!”他回忆说,搬迁前山高房子破旧不说,一大部分还因为地基下陷出现裂缝,交通也不方便,上区里看病、学生上学都很困难。

    从漏水的煤矿塌陷区迁到安全平坦的集中安置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建成,让刘文正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2013年,石龙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2021年,石龙区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评估,被列入延期三年继续支持范围。

    近年来,石龙区以持续推进全国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工作为抓手,实施改造搬迁项目16个,总投资11.5亿元,累计获得国家扶持资金2.7亿元,安置塌陷区和开发区居民2100多户6300多人,极大改善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石龙区紧扣群众期盼,办好民生实事。基本民生兜牢兜实,在还清过去数千万元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欠账的同时,有效保障了“三保”支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7030人;累计投入教育经费940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8所,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保障适度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形成,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3000余万元,惠及各类困难群众1万余人次;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3家、儿童之家12家。

    同时,该区把群众关心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突破口,切实让群众受益于城市发展。2022年重点做好6个交叉路口的升级改造,高标准提升改造龙湖公园、花果山公园,打造景观亮点,优化生态功能,切实为群众提供整洁舒心的活动场所;实施7条道路修建工程,构建城区路网网格框架。

    件件民生实事,践行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石龙区财政民生支出保持连年持续增长,随着民生实事的集中办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持续提升。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站在新的历史坐标点,我们将加快富民强区转型跨越发展,争取早日建成全国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示范区、河南省城乡融合创新发展先行区,为全市‘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作出石龙贡献。”石龙区委书记甘栓柱表示。

    本版图片由石龙区委宣传部提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