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日报 >> 内容

“双减”之下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编者按:

    “双减”,指的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的实质是提质,提质的关键在老师。今年的教师节,是“双减”落地后的第一个教师节,对老师来说,意味着新的征途、新的挑战。

    本报组织的这场教育圆桌会,邀请到的嘉宾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有中学副校长以及小学名师,一起探讨“双减”政策下如何当好一名老师。

    主持人:冯军福 河南日报记者

    嘉宾:郭文艳 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辉县市西平罗乡中心幼儿园园长

    史敏敏 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副校长

    刘 璐 新乡市平原示范区滨湖小学语文教师

    关键词:课堂质量

    主持人:“双减”之下,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刘璐:只有孩子们充分配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去年,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沈从文先生的《腊八粥》时,我在腊八节那天给全班孩子熬了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这堂“生活课”,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腊八粥是怎么煮的、什么味道,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亲其师,才会信其道”。从那以后,孩子们和我的关系更近了,上课也更专心听讲了。

    郭文艳:对于乡村教师来说,好的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激发孩子们主动探究的兴趣,让他们通过多种感官或行为“参与”课堂,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关键词:作业设计

    主持人:学生作业总量和做作业的时长减少了,如何控量又提质?

    史敏敏:对于作业时长的控制,最难的是学生基础不同、学习习惯不同。这就要求老师从作业总量、难度等方面进行分类布置,也可以以“必做题+选做题”的方式布置,给学生更多适合自己的选择。

    刘璐:作业形式也要“丰富多样”。我设计了一个“班级漂流日记”,让孩子们7个人为一组,轮流“画”日记,没想到他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不仅可以在上面涂绘,也可以贴心情标签,还可以书写文字。毕业时,这些密密麻麻、图文并茂的“作业本”,成了他们珍贵的留念。

    关键词:家校共育

    主持人:老师和家长均是重要责任主体,如何密切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刘璐:如果孩子在学校里养成的学习习惯在家里得不到坚持,就会“前功尽弃”。有的家长经常质问孩子“作业写完了没”,但却忽略了有没有为孩子营造好的学习环境。老师要注重和家长沟通,引导家长的教育思想,同时给予一些科学实用、容易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

    郭文艳:“双减”需要提升家长素质,实现家校共育。2014年,我们在辉县市西平罗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幼儿园为依托的乡村社区大学——川中社区大学。经过多年实践,山区农民的教育理念得到极大提升,最终形成了家校协同育人、协同减负的工作合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