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寨村的“幸福食堂”

河南手机报 09-09 16:39 我要分享

河南手机报记者 王正星 通讯员 王洪康 徐松

“今天吃的是清炒菜心,味道特别好。”时入秋,天渐凉,在郸城县秋渠乡于寨村的“幸福食堂”内,75岁的老人侯李氏对这里暖心的饭菜连连点赞。像侯李氏一样,村里的空巢老人做饭不方便,很多老人经常不是饥一顿饱一顿,就是把剩饭剩菜热了一遍又一遍,用电用气安全、食品卫生质量得不到保障,让人十分担心。为此,该村创新开办“幸福食堂”,提升了老人的幸福指数。

“在于寨村探索设立‘幸福食堂’,不仅为了解决老人的就餐问题,还为了解除老人在外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同时,还希望通过在‘幸福食堂’就餐,让更多老年人加强沟通,增进感情,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秋渠乡乡长何跃华介绍,经过不断完善,如今的“幸福食堂”宽敞明亮,餐桌干净整洁,座椅舒适……每到吃饭时间,20多位老人围坐在几张餐桌边,一边吃饭一边闲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老人就餐不收费,‘幸福食堂’怎么运营下去呢?”于寨村党支部书记侯阳阳告诉记者,近年来,于寨村通过扶贫车间、光伏发电、种植基地等举措,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早早迈入了小康村的行列。现在,村集体每年至少投入10万元钱,用于购置米面油、菜品等生活物资,保障“幸福食堂”的日常运行。在运行管理上,经过村民代表投票,选举有公心、有威信、服务意识强的党员担任“幸福食堂”负责人,保证一日三餐干净卫生,做好食堂管理工作。公益岗位服务上的管理人员,负责带领群众做好修草剪花、卫生保洁、政策宣传等公益性活动,负责餐卡发放、监督公益服务员的出勤等具体工作。

“食堂的瓜果蔬菜是村里蔬菜基地种的,没有喷洒农药,绝对绿色天然。我们的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对饭菜进行不定期随机抽检,确保安全卫生。”正在“幸福食堂”忙活的“堂长”黄学良告诉记者,“幸福食堂”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荤素搭配,注重少糖、少辣、菜软等。每天变着花样做老人喜欢的饭菜,让老人们吃得舒心、放心、开心,有效减少粮食浪费现象发生。

“‘幸福食堂’一开业,我就对孩子说,你们安心在外工作,不用挂念我。”接过两菜一汤的“幸福套餐”,80岁的老人陈凤同高兴地说。“没想到老了老了,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天天在这吃,我都胖了几斤啦。”饱餐之后,68岁的黄贯民老人来到餐厅隔壁的房间,和老伙计们说笑了一会儿,便下起了象棋。他边玩边告诉记者,在家吃完饭,除了看电视,可没那么多娱乐项目;在这里,可以跟老伙计们下下棋、写写字、聊聊天,生活充实得很。在食堂旁边的阅览室,75岁的老党员于金秀正在阅览室看书。于金秀女儿出嫁,儿子在外地工作,老伴去世后,他一直一个人在村里居住。自从于寨村“幸福食堂”开业后,在这里吃饭、聊天、看书、练字,几乎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

“我们准备再收拾几个房间,设置更多的活动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真正把‘幸福食堂’变成老年人的第二个家,让他们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对于“幸福食堂”的发展,黄学良充满了信心。

“小食堂承载着大民生。秋渠乡把‘幸福食堂’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服务,推进‘幸福食堂’遍地开花、长效运行,为村里老人筑起幸福巢,让老人们感受到来自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温暖。”秋渠乡党委书记梁辉说。

责编:崔新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