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面向实战 郑州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开展“新工科”教学改革
河南手机报记者 闫文瑞 通讯员李辰睿
9月25日,记者从郑州警察学院获悉,为了适应新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郑州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开展了“新工科”建设专业改革实践,在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工作中尝试了一系列创新改革举措。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突破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壁垒,使二者充分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通过翻转课堂、任务驱动式、问题导向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其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强化警察职业道德教育
刑事科学技术工作需要解决公安式作中很多疑难问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郑州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在“新工科”专业建设中,通过引入优质的案例教学资源、实战教官进课堂、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警察职业的特点与责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
★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警察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培养目标,郑州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制定了包括通识课程、公安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等在内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确保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警务技能型人才。同时,还将实践环节纳入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应对实际工作中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郑州警察学院通过引进优秀教师、培养青年教师、推动教师公安业务实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等方式,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新工科”建设改革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科教融合”
为促进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郑州警察学院在办学实践中致力于推动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鼓励和引导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等形式实现科研反哺教学,通过前沿科学技术来支撑引领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强化“学科融合”
在公安实践工作中,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硬骨头”,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才能解决。因此,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教育也应该是培养多学科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强调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课与法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等新兴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强化“产教融合”
为了适应公安实战化需求,践行“产出导向”的新工科建设理念,郑州警察学院还与公安机关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开展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改革举措,郑州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