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延伸阅读 >> 内容

【5.17 高血压日】请时常关注您的血压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05-16 16:34 我要分享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压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会引起心、脑、肾的损害,有些患者并不能很好地了解高血压,存在很多误区,以至于走了很多弯路。下面,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高血压的部分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微信图片_20220516164238.png

1.什么是原发性高血压?

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病因不明确,也就是说找不到具体原因,这种类型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又被通俗地称为“高血压病”,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

2.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

血压升高只是某些疾病的外在表现,这种类型的高血压被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一般来说,通过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化验可以对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进行初步筛查,高血压患者中约有5%的患者可以找出具体原因。

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是罹患继发性高血压的征兆:

(1)严重或顽固的高血压,联合多种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2)发病年龄较轻,无其他危险因素。

(3)突然发病或者原来控制好的血压突然升高。

3.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有什么不同?

一般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只要发现原发病就能通过手术或者服用某些药物等手段控制原发病,原发病一旦得到控制,血压情况一般会得到好转。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需要改善生活方式三个月,如果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仍然不能有效控制血压,就需要口服降压药物,一般来说原发性高血压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物控制。

4.高血压与胖瘦有关系吗?

高血压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一般来说,肥胖者更容易罹患高血压,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好多体型偏瘦的人以为自己比较瘦就不会患高血压。其实除了肥胖,高血压还与遗传、运动量、精神心理因素、年龄、饮食、内分泌功能、肾脏功能及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同样存在于体型偏瘦的人群中,因此体型偏瘦者也会患高血压病,而且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体型偏瘦的高血压患者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一些体型偏瘦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多种疾病,很可能更加危险。

相关权威临床研究表明:高压在160mmHg以上的体型偏瘦的男性,最终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比例,比血压处于相同高度的肥胖患者要高,体型偏瘦的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相对高一些,可能是其末梢血管的阻力比肥胖者大,所以他们更容易出现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破裂,具体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因此,体型偏瘦的高血压患者更应密切观察,定期监测血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有效的降压药物,尽量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有其他疾病的需控制得再低一些,对于某些高危患者来说,配合服用他汀类药物效果可能会更好。除了控制血压外,体型偏瘦的高血压患者还应注重调养护理,保持乐观、开朗、平和的心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饮食需要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菌菇类,限制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起居有章,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坚持适当的体育运动,每周3-5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5.血压高压正常,低压高是什么原因?

高血压可以分为三种亚型,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和舒张期同时升高的高血压。

多数研究表明,舒张期高血压患者有共同的明显体质异常,如肥胖、缺乏运动、饮酒、吸烟、精神压力大、熬夜、体重指数高、腰围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等,这些特质在现阶段的年轻人当中十分常见,共同构成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那么,为什么这些特质容易引起舒张压高?这就需要从舒张压形成的机制说起。在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达到最大值称为收缩压,而大动脉弹性能把心室收缩时释放的一部分能量以管壁弹性纤维被拉长的形式储存起来,而舒张期推动血液继续流动的压力称为舒张压。舒张压主要取决于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引起舒张压升高。

肥胖、体重指数高、腰围大、脂肪肝等因素会使得过多的脂肪组织堆积在外周血管周围,限制外周血管舒张,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舒张期血管壁压力增高,导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此外,代谢综合征伴有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会促进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产生水钠潴留,导致循环血量增加;伴有血脂、血糖异常及尿酸增高均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功能失调,以及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外周阻力增加,进而引起舒张压升高。

6.左右臂血压是否一致?什么情况下需要注意?

对一般人来说,左上臂和右上臂所测的血压数值可以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值一般不会超过10mmHg。

第一次测量血压时应该同时测量左上臂和右上臂的血压,以后再测量时以较高的一侧为准。无论是否患有高血压病,如果两侧血压差值过大(超过10mmHg,尤其超过20mmHg),有可能是病理状态,应该尽快就医,以明确病因。

如果发现两侧血压差值过大,可能会存在某些疾病,例如年轻人可能因先天畸形、多发性大动脉炎导致;中年人更多是由于锁骨下动脉狭窄,需更加予以重视。

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导致两侧上臂的血压有明显差异的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锁骨下动脉发生严重狭窄。锁骨下动脉是全身动脉系统的一部分,这一血管发生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往往提示全身其他动脉(如冠状动脉、肾动脉、颈动脉)也可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所以要尽快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如锁骨下动脉彩超,颈部血管彩超,心脏彩超,相关血液检查,进一步明确并评估靶器官的损害程度。

7.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定期复查?

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程度决定其复查的间隔时间,一般来说血压发生波动就应该就医,不一定受间隔时间的限制,但是规定一些检查项目的时间间隔还是有必要的。

微信图片_20220516164240.png

一般可根据高血压的危险程度来建议患者的复查化验项目和器械检查项目的时间。

低危患者:每年1次常规化验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监测,动脉硬化监测等。

中危患者:6-12个月做1次常规化验检查及相关器械检查。

高危患者:6个月做1次常规化验检查及相关器械检查。

极高危患者:3-4个月做1次常规化验检查及相关器械检查。

总之,高血压是慢性疾病,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但并不要因为得了高血压就害怕担心。疾病对于医生和患者是共同的敌人,只有医患共同协作,共同对付疾病,才能使得疾病对人体的伤害达到最小化,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微信图片_20220516164242.png

张祖峰:

主任医师,心血管预防与康复中心主任、心内二病区副主任。

学术任职:河南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河南分盟第一届常务委员,郑州市医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原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心内科医疗、教学工作20余年,2009年作为“郑州市高端人才”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1年。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及心脏康复治疗,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等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2010年郑州市科技局“科技创新骨干人才”、2011年郑州市青年岗位能手、郑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科主任、优秀党务工作者。

咨询电话:0371-58678800。

责编:刘晓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