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秋季开学“一省一策、一校一案”
近期全国已经有十余个省份出现本土确诊病例,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该开学了,今年秋季学期能否如期开学?
8月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表示,教育部近期正会同各省级教育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研究今年秋季开学以及疫情防控工作,各地要一省一策,因地制宜,一校一案,因校施策,确保适应不同的情况,实事求是做好开学的安排。
今年秋季学期能否如期开学?
刘培俊介绍,今年秋季学期工作坚持服从大局,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教育系统从维护师生健康安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服务全国疫情防控大局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从严从紧落实国家疫情防控决策部署,从严从实落实各地疫情防控具体措施,统筹做好今年秋季学校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各个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今年秋季学期师生的健康、教学的秩序和校园的安全。
刘培俊表示,教育部近期正在会同各省级教育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研究今年秋季开学以及疫情防控工作,近期教育部还将在开学前发布通知,部署今年秋季学期的工作。具体开学时间的安排、方式的选择以及疫情防控措施和教育教学的安排,各地要一省一策,因地制宜,一校一案,因校施策,确保适应不同的情况,实事求是做好开学的安排。
刘培俊表示,鉴于目前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如果到了开学的时候,仍然还有中高风险地区,那么开学的安排按照以前的经验和管理,中高风险地区学校暂缓开学,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缓返校,以确保教学有序、健康、安全。
开学后若学生因防控无法返校怎么办?
刘培俊介绍,从目前情况看,病毒的变异、疫情的变化,还有地方防控政策的变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高风险地区人群的正常流动。到今年秋季开学时,很有可能中高风险地区还会存在,可能开学后部分在异地过暑假的孩子会延期返校。
刘培俊强调,在学校开学后,孩子们若不能返校,将组织在线学习,精心安排,确保教学的进度和教学的效果。可以返校时,按照当地的疫情防控政策,组织这批延期返校的学生安全有序分批次进入校园,并按要求做好健康观察和监测,同时根据需要进行课程的辅导,确保学业进度和学习效果。
如何做好12-17岁学生疫苗接种?
刘培俊表示,当前,青少年学生安全有效接种新冠疫苗,既是构建校园防控网络的需要,也是筑牢社会免疫屏障的需要,更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教育部近期先后印发两个通知,系统部署教育疫情防控,并把疫苗接种作为重点任务,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指导。各地教育部门把符合条件学生疫苗接种工作,纳入国家统一部署,纳入属地统筹管理,纳入学校防控体系,积极主动配合当地卫健、疾控部门做好师生疫苗接种工作。
二是加大宣传引导。各地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做好疫苗接种的沟通告知、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家长知晓、重视和支持孩子接种疫苗。
三是确保接种安全。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家长监护人和学生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配合当地分步骤、稳妥有序做好12-17岁学生疫苗接种工作。
■相关新闻
多所高校推迟新生报到
近日,教育部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确保师生安全防护指导到位,严格控制组织开展大型活动等。8月5日,记者从东南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高校获悉,为应对疫情,学校调整了暑期、开学等相关安排。新京报记者戚望
本科新生延期报到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不返校
8月4日,天津大学发布通知,要求离校本科生集中返校时间暂时调整为8月21日至22日,本科生新生集中报到时间暂时调整为8月25日至26日;研究生有关时间安排暂时不变,研究生新生报到时间仍为9月1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布,夏季学期开学时间将推后1周,8月16日起,按课表开始夏季学期教学任务。同时,取消9月4日至9月9日假期,夏季学期结束后直接转入秋季学期教学任务。
据东南大学迎新网消息,东南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原定于8月17日至18日到校报到。8月3日,东南大学发布公告,宣布2021级本科新生将延期报到,报到时间另行通知。东南大学称,将根据疫情防控具体情况,提前15天在东南大学迎新网、“东南大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最新报到时间。此外,新生所在各管理学院也将联系学生,告知学校最新安排。
郑州大学称,已放假离校学生,未经学校允许,严禁私自提前返校。暑期师生返校具体时间和要求以学校通知为准,原则上不提前返校。
8月3日,清华大学发通知明确,当前处于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暂不返校和报到,具体返校和报到时间等待学校进一步通知。此外,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发布了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不返校的通知。
加强校园管控暂停暂缓暑期社会实践
8月1日,武汉大学发布通知,要求全体在籍学生坚持在学校小程序打卡,开学前至少积累14天健康打卡记录。暑假期间需要返校开展学习的学生,需至少提前3天提交《返校申请表》。武汉大学还称,从8月3日起,部分校门临时关闭,暂不接受游客参观校园的预约。
华中科技大学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学生暂停暂缓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正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包括出现关联病例但还暂未升级)所在地市开展实践的团队,应立即暂停实践,按照属地政府的防疫规定做好集中隔离;对于正在低风险地区开展实践的队伍,应尽快结束实践,确保人员安全;尚未出发的线下实践队伍,全部暂缓。
湖北大学也发出通知,要求校外人员“无必须不进校园”,继续按照“谁审批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进校预约审批制度。同时,停止校内聚集性活动,各类教学、会议、培训等延期开展或采取线上方式进行。
此外,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也发出通知,表示校园将实施封闭式管理。
=新闻1+1=
受疫情影响—— 郑州小学入学报名转为线上
8月5日,记者从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四场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当日18时,郑州市共报告本土病例112例,新增3例确诊患者和8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为止,现有病患中没有出现重症病例。
第二轮全员核酸采样预计6日17时完成
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慧芳介绍,与8月4日相比,郑州单日新增本土病例11例,均为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发现,已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截至8月5日10时,二七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已基本结束,共检测85.61万人,有2例结果异常,正按程序进行复核并实施相应管控措施。
为彻底排查潜在人群感染者,尽早切断病毒传播链条,郑州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于8月5日9时启动,计划于8月6日17时完成采样工作。本轮全员核酸检测采用1+1工作模式(一人登记,一人采集),组织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采样队伍2.2万人,统筹省内外核酸检测机构技术力量,最大检测能力达75万管/日。为确保采样过程安全有序,封闭区由采样人员上门按照1∶1单样检测;封控区按5∶1混样检测,其他区域按照10∶1混样检测。
“采样过程中,请坚持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间隔,做到不扎堆、不聚集。”李慧芳提醒广大群众,在检测结果反馈前应居家等候,非必要不外出。
扎紧冷链物流口袋,强化人物同防
疫情防控,既要内防反弹,也要外防输入。在加强对冷链物流调控方面,郑州市采取了哪些举措?
发布会上,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朱忠锋介绍,郑州市平均每天进口冷链食品2000余吨,疫情防控任务艰巨。为切实做好进口货物疫情防控工作,扎紧冷链物流口袋,郑州市强化源头管控,抓好惠济和中牟两个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运行管理,严格做好预防性消毒、抽样检测、人员防护、医废处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强化终端管理,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市场督导检查,督促经营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开箱消毒、专柜贮存、从业人员管理等工作。
同时,进一步加强进口货物直接接触人员管理。强化人物同防,对与入境货物及环境直接接触的高风险人员实行封闭管理,减少与其他人群的接触。严格执行从业人员疫苗接种和定期核酸检测要求,必要时增加核酸检测频次,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小学入学报名转为线上,分期分批进行
受疫情影响,今年郑州市区小学入学报名推迟。很多家长关心,什么时候开始报名?今年全市中小学校能正常开学吗?
发布会上,郑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王巨涛介绍,由于郑州市区部分区域进入封控状态,给小学新生入学报名带来了困难,因此推迟了今年郑州市区的小学入学报名。
“请家长放心,目前只是时间推迟,入学政策保持不变,我们一定会保证每一个符合入学条件的孩子‘应入尽入’。”王巨涛表示,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调整报名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分期分批进行。具体报名时间和报名方式,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对于全市中小学校能否正常开学问题,王巨涛表示,正在按照8月25日这个时间节点,积极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鉴于目前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如果到了正常开学的时候,郑州市仍有中高风险地区,将结合实际、综合研判,再做出开学时间的安排、方式的选择以及疫情防控措施和教育教学的安排,同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