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不到一年 路面咋又坏了

6月26日,施工人员正在对破损路面进行修补。

 近日,一段关于“路”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视频中,一条崭新的公路路面在大雨过后出现一连串大大小小的水坑,引发不少网友的议论,“才修好几个月的路,咋就成了这样?”“前天刚路过,一路坑坑洼洼,颠簸感非常强烈”……

 据了解,这条路位于镇平县G312国道遮山镇至柳泉铺镇段,2024年刚刚进行过大修。但通车不到一年时间,路面就陆续出现了大量坑洼。对此,很多周边群众议论纷纷,不少人还把路面的坑洼视频发到了网上。

 6月26日,记者来到视频中的这一路段。刚进入遮山镇地界,原本平坦的路面上就出现了大面积、新铺设的“黑色补丁”。行至柳泉铺路段,路面上的坑洼明显增多。

 在一处坑洼点,记者看到,其深五六厘米,宽几十厘米。坑底的地基看起来平整完好,但表面混合石子的沥青层已经脱落,周边散落了很多石子。前行不远,不时有类似的坑洼点出现。

 采访中,居住在附近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这条路是去年七八月份开始大修的,从镇平县城到遮山镇,也就是几公里路程。该路段去年10月底修好后恢复通行,至今还不到一年。今年6月中旬的一场大雨后,这一路段上开始陆续出现大大小小的坑洼点。

 “这些坑集中出现在那次大雨之后的一个星期内。那时候,地皮还没干,就一两天时间,就眼瞅着小坑变成了大坑,大坑连成了片。”该村民指着家门口的几处坑洼说,刚有坑的时候,引来不少周边的群众围观。围观群众中不少人认为,这些被车辆碾压后的沥青路面并不扎实,踩上去有点松散,感觉路面都是“酥的”。

 除了路面铺设得不够扎实之外,有村民认为这条路上往来的大吨位货车较多,也是出现坑洼较多的原因之一。“这附近有个采石场,因此这条路上拉石子的货车很多,车辆载重一般都很大,对路面的损害不小。”

 尽管周边群众对于路面快速破损的原因看法不一,但普遍认为,新修的路面不到一年就毁坏成这样,实在不应该。

 记者在该路段实地查看时发现,多个路段已被隔离桩围了起来,里面有大型养护机械正在作业。在一处被大面积切割开的路面,两名工人正在喷洒黑色的涂料。施工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对坑洼路面进行铣刨,然后再修补,预计近期完成施工。

 在当地的政务平台上,有信息显示镇平县政府部门已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该工程为G312遮山至大榆树段结构性修复养护工程,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所用材料来源渠道正规。工程于2024年8月3日开工,同年11月3日完工通车,施工中采用了新工艺及新材料实施。

 调查指出,今年6月18日下午至19日强降雨后,镇平中联水泥厂南北双幅、杏花山路口南幅、柳泉铺街西北幅、岳皇加油站等地段震荡线附近局部出现沥青上面层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松散脱落现象。经现场勘察,确认是沥青上面层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松散脱落,而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完好无损,且橡胶沥青吸收层与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看不出黏结痕迹。

 采访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工程采用了新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属于试点推广项目,但从目前的应用结果看,并不太理想。为彻底改善该路段目前问题,镇平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已组织4个作业组对问题路段进行了铣刨挖补,目前已经完成了路面病害处置工作。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阮文玉
分享